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争议校长对学生了解吗?一些校长位居官位而疏于教学一线,他们是否具备推荐优秀学生的能力?另外,校长对学生的了解往往是看学生成绩,品行情况多要听教师介绍,而教师介绍的可靠性值得怀疑
某些学校班主任对学生的保送资格拥有决定权,导致许多家长贿赂班主任的行为
谁能保障校长的公正性?校长存在利用权力谋取钱财的可能
这个环节若处理不好,那么推荐权正好给部分正企图或已经习惯出卖本该公平的教育权,以达到自身不可告人的目的的校长们,提供一个机会
推荐标准何在?即便中学校长们公正无私,但推荐标准何在?是依据高考分数还是依据师生口碑,抑或依据校长喜好?另外,推荐程序和推荐名额究竟如何形成?是不是每个中学校长都有推荐权?推荐权怎样较公平地分配给各校长,而一个中学校长又有权推荐几人?这些问题都相当棘手的
支持:是本好经教育的公平应该体现在让每个有才能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对应的发展空间,而不是简单地求平均,简单地一刀切
“校长推荐”尽管没有打破“一考定终身”的制度,但是,至少进行了实实在在的探索
有网民指出,历来高考在于一个“考”字,自主招生也是考
如果能够有效推荐,解决“一考定终身”,校长推荐是个好主意,只要不被“歪嘴和尚”把好经给念歪了
北大应当出台把关政策,让校长不该随便推荐,堵住权钱交易之路
忧虑:且莫一时脑热过度有网友指出,校长推荐机制理论可行,但操作管理及监督不到位,可能是滋生腐败的温床
类似的实例太多了,且莫一时脑热过度
同时,也有网友提出,校长推荐学生时可能为了避免社会上产生质疑因而回到按分数推荐的老路上(事实上,2010年首次实行校长推荐的过程中,各地公示的获得推荐的学生多为成绩处于学校前列的学生),这将使得校长推荐有可能从原先推荐有专长的学生蜕变为北大变相提前锁定优秀生源的途径
新式的“校长推荐制”利益几何尚无可知,弊端多少却似乎显而易见
例如有学生就认为,校长推荐很可能造假
校长造假,校长为什么造假?为压力,为私利,还是为了别的?既然可能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那么在没有创立一套合理的校长推荐制之前而轻言校长推荐制,并明确把某个地方作为试验点,最可能伤害到的可能就是一方考生的切身利益,处理不好,更将适得其反
根据新浪网的调查,截止到2009年11月26日12时,52.1%的网友认为,实名推荐制“仍然拼分数,没有产生实际推动作用”
51.2%的网友认为,实名推荐应当推荐“一定标准上的偏才”
而后一点,恰恰是实名推荐没有做到的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