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改革

科举制度改革科举放榜后为学子们举行的庆祝的宴会,在唐代、五代、宋初称为闻喜宴,从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开始改为在琼林苑举办,因此这场宴会又被称为是“琼林宴”

    宋代科举,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变

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

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

唐代科举考试有两级(即地方州县的发解试和中央尚书省礼部的省试),宋初承袭其制

开宝六年(973年)以后,宋朝将天子亲临殿试变成为定制,州县发解试第一名自唐以来即称“解元”,中央省试第一名宋代改称“省元”,殿试第一名方才称“状元”

“连中三元”遂称为科举时代读书人的最高愿望

殿试时皇帝一般并不亲自阅卷,事实上仍由各考官阅定等

考官所取定的名列前茅者,要送呈皇帝“御览”

皇帝控制科举的最后一关——“殿试”后,新进士们即成为“天子门生”

 弥封、誊录,是北宋对科举制度进行的最重要的改革

弥封就是将试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贯等记录封贴起来,又叫做“糊名”

糊名之法最早出现在唐朝,唐初在吏部诠试授官时,所试判文,即用糊名考校之法

五代后周广顺三年(953年),知贡赵上交首次在进士考试中采用糊名弥封的办法取士

 考生姓名弥封后,考官仍能认识其笔迹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设置誊录院,殿试卷子一律派专人抄录,然后试官审阅,此后省试、发解试也次第推行誊录制度

此外,北宋还进一步加强了科场纪律,实行严格的搜身法规,考察内兵卫罗列,巡行监视

北宋时举子入场挟带作弊之风颇盛,举子“重裘而进,便于怀挟”,“挟书为奸”者颇多

北宋力求堵塞各种权门舞弊之徒,自然要严肃考场纪律

 这些制度,对于防止主考官徇情取舍的确产生了很大的效力

但是,到了北宋后期,此种方法也就流于形式了

宋代在考试形式上的改变,不但没有革除科举的痼疾,反而使它进一步恶化

 北宋科举最初仍每年举行,但随着实行弥封、誊录,增加殿试等,使每一次考试的组织准备、人员安排等工作量大大增加,如果每年举行考试,从中央到地方都会疲于奔命

因此从宋太宗以后,科举实际上已没有每年举行

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正式规定每三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

 每年秋天,各州进行考试,第二年春天,由礼部进行考试

省试当年进行殿试

宋代还要举行皇帝宣布登科进士名次的典礼

  宋代科举在考试内容上也作了较大的改变

宋朝加强了科举考试中策论的地位和重要性

 熙宁四年(1071年)宋神宗与王安石正式推行科举改革:科举只设进士一科,将原来的明经、学究等科(泛称“诸科”)都撤消并入进士科;废除诗赋、帖经墨义考试,改试经义、论、策;殿试仅试策一道

王安石改革科举的重要目的是统一思想、学术

 科举考试前期重在诗赋论策,后期重在经学,王安石废诗赋考经义,正是这一转变的枢纽

元、明、清以程朱一家之说严酷统制知识分子思想,也由王安石用《三经新义》、《字说》等统制学校、科举而开其先河

 明清科举所重的“八股文”,正是直接从王安石制定的“经义“演化而来的

 王安石的改革,遭到苏轼、司马光等人的反对

宋神宗死去,高太后”垂帘听政“,司马光当宰相,推翻了科举改革,仅保存了新法以经义取代墨义的部分

元祐四年(1089年),由于经义取士推行了十多年,许多士人已不长于诗赋,因此宋朝又将进士分为诗赋、经义两科

元祐八年(1093年)高太后病死,宋哲宗亲政,又恢复了王安石所定的科举规制

 北宋取消了吏部铨试

但是从宋太祖开始殿试举人,给士子们在省试上增加了一道难关

不少人省试通过了,殿试却遭黜落

宋人的《邵氏见闻录》与《燕翼贻谋录》等书记载:“本朝自祖宗以来,进士过省赴殿试,尚有被黜者

远方寒士,殿试下第,贫不能归,多有赴水死者

”  皇帝用殿试取黜士人,那么落第者的怨愤必定直接指向皇帝

有个叫张元的士人,多次殿试落第,愤而投奔西夏,帮西夏出谋划策,西夏军连年侵宋,宋军迭遭惨败,闹得北宋君臣不安,大臣们都怪殿试黜落士人

于是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正式下诏“进士殿试,皆不黜落”,  此后举人通过省试后,就算稳拿进士,殿试只排列名次

  宋朝大幅增加了科举录取名额,宋太宗在位二十二年,仅进士一科取人近万名,平均每年达四百五十余人

唐朝总共取进士总数才六千多人

宋仁宗对进士名额做了限制,规定每科不超过四百人

按三年一科算,平均每年仍达一百三十多人

宋朝平均每年取进士数是唐朝每年取进士数的十几倍

 宋代科举是为有钱人家所包揽的

 吕蒙正、范仲淹、欧阳修等寒士在科举及第者中是极少数,而且他们也并非贫苦农民出身

科举所需的经济开支,的确不是一般农家所能负担的

 三苏父子本是四川眉山县的殷实人家,嘉祐元年(1056年)苏洵携儿子进京赶考,苏轼兄弟虽金榜题名,然而家当也开销的差不多了

次年苏洵之妻病死眉山,父子三人奔丧回籍,家中已是一派“屋庐倒坏,篱落破漏,如逃亡人家”的惨景

 这还不包括十年寒窗不事生产的花费

小户人家岂敢问津如此科举?北宋科举名额的扩大几乎把全社会的读书人都吸引了进去,科场竞争激烈,士人头白身衰,出入科场,死而后已

而在唐代,科举还不是士人的唯一出路,还不足以吸引整个知识阶层

 宋代科举杜绝引荐,纯以试卷定取舍,但考试内容的不合理却因此更加突出,诗赋、经义并不是选拔人才的科学尺度

像王安石、苏轼兄弟、范仲淹这样兼长文学与政事的人才,实在是凤毛麟角

唐代“通榜”办法允许考官有较大的自主权,只要考官正值,就能选出那些虽不长于文词却德才兼具的士人,唐代政绩卓著的卿相大臣比宋代多

而宋代科举一决于考卷,便使不长于文学的才能之士难于出头,而单有文采却不懂治国理民的人可能选在高第,例如黄庭坚、张九成等等

 而弥封、誊录这些法律随着南宋政治腐败而日益受到破坏

北宋统治者为了笼络知识分子而全面扩充科举取士名额,由此形成后期封建社会的一大普遍弊端,即严重的冗官问题

由于宋代进士录取额是唐代的十多倍,为了安插众多科举入仕者,宋朝大幅增加官僚数量,两宋的官吏队伍空前庞大臃肿,行政效率极低

宋代科举取士之滥,造成官冗之弊,许多官员侯缺久,生活苦难,一旦到任,“侵渔求取“(侵夺索取别人的所有),“无所不为”(什么坏事都做),剥削无所不至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