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考试形式墨义墨义即笔答

科举制度考试形式墨义墨义即笔答,考官根据经文出题,考生笔答该句经文的前人注疏或上下文

有时采取口答的形式,就称为口义

 帖经帖经,就是考官任取经典中某一段,用纸条贴盖其中数字或数句,令考生背出来,类似现代填空考试的办法

 策问(时务策)考官就当前时务提出策问,考生书面作答

唐科举各项中,明经科取士最多

但最荣耀尊贵的,却是进士科

唐朝初期的进士科考试为“时务策”五条

时务策涉及国家现实问题,使读书人从故纸堆中爬起来,面向社会,观察、思考问题,设计解决办法

 诗赋诗赋,唐高宗永隆二年(681年)进士科加试帖经若干条和杂文二首,至此,进士科形成了杂文、帖经、策问三场考试制

杂文泛指诗、赋、箴、铭、表、赞之类,测试文学才华

唐玄宗开元年间,杂文二首便明确定为诗、赋各一首

 诗赋考试要求人有相当的历史文化知识,还要求人具有生动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感受能力,因而比帖经墨义之类要清新活泼而富于灵气

诗赋考试还可以看出考生掌握语言文字的能力水平,这是为官从政的基本条件,便于在考试中区分优劣

因此诗赋取士较之后世将考生思想束缚于孔孟之道的“经义”,的确具有相当的合理性

 杂文杂文泛指诗、赋、箴、铭、表、赞之类,测试应试者的文学才华

自魏晋以来,社会上崇尚文学之风日盛

唐玄宗开元年间,杂文二首明确定为诗、赋各一首

诗赋考试要求考生有相当的历史文化知识,还要求考生具有生动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感受能力,比帖经墨义之类要清新活泼而富于灵气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