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工程中国趋势中国的工业基础是相对薄弱的,特别是制造业的管理基础相对于工业发达国家具有较为明显的差距
计划经济的模式使企业不具有市场竞争的意识和条件
尽管在解放后,许多大企业像长春一汽、湖北二汽、鞍钢等都有技术革新方面获得很好的成绩并具有IE应用的特点
但是真正IE的推广和应用当数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1990年代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的诞生翻开了中国工业工程发展的新篇章
到二十世纪末期,全国已有机械工业部、航空工业部、电子工业部、国家技术监督局、中科院等十几个部委和北京、广州、上海、河南、辽宁、湖北、河北、安徽等十几个省市都在该省市机械工程学会属下设置了IE分会或专业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2011年成立了境内第一家工业工程师学会(GXIIE),并有山东建筑大学、重庆大学、中国矿业大学、郑州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湖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等近260所大学设立IE专业和全国自学考试万余名IE学员
可以说在工业工程在中国是发展迅速的
究其原因在于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引进国外的先进管理理论和模式,如TQC、18种管理工具、战略管理等收到一定效果但并不十分理想
其原因在于:(1)体制改革进度不甚理想,国营企业政企不分,束缚发展,摆脱不了计划经济的阴影,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企业管理不受重视,政府部门和学者更多注重宏观经济管理,而国民经济基础──企业管理缺乏真正的管理和支持手段
进入1990年代人们逐渐认识到企业管理,特别是制造企业的管理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
而企业管理的成功在于工业工程这种管理技术的作用发挥和实现
而中国企业在这方面能力太弱、基础太薄
尽管如此,已有许多企业在推行工业工程方面受益匪浅
长春一汽变速箱厂在推行精益生产工作中获得降低流动资金70%,在制品90%,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等效果;湖北二汽的“一个流”生产和厂际运输看板管理,都是中国式IE的杰作;在工作研究方面上海金陵无线电厂,成都红光电子管厂,天津市电子局等都收到显著的效果
近年来,全国闻名的“邯钢经验”的成本否决法等就是IE中的成本控制法
最为突出的是几乎所有的外资和中外合资企业都有工业工程部门和工业工程师,像Motorola 公司、天津OTIS公司、中美史克公司、上海麦道公司、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和一汽大众汽车公司等,都广泛推广和应用工业工程,其企业效益不言而喻
但是,在国家的经济管理部门和更多企业还是不甚了解工业工程的作用,虽然他们可以看到发达国家的企业管理成功经验,却看不到其背后支撑的管理技术体系
例如中国的CIMS工程发展很快,但由于对管理和IE未能给予充分重视,致使迄今CIMS企业效益问题仍是一个未能解决的难题
其实CIMS在美国就是一个工业工程的研究课题
综上所述,中国的工业工程仍处于认识与起步阶段,这与中国的生产力和科技水平不无关系,包括教育管理也处于“发展中”阶段
但是知道IE的重要性的企业也不乏其人,如广东科龙集团,河南美乐电视机厂,上海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易初摩托车公司,西安飞机公司,沈阳飞机公司,鞍山钢铁公司等都在应用IE方面收效不少
一个突出的特点是许多乡镇企业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都不约而同地关心工业工程,认为经济形态的转变和企业制度的改善是极其重要的
可以预见,随着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工业工程将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加强IE的宣传、培训、教育和试点工作,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工程体系,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服务
相信工业工程必将在中国大地上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