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病理生理颅内动脉瘤好发于脑底动脉环分叉处及其主要分支
约85%的动脉瘤位于Willis动脉环前半环颈内动脉系统,即颈内动脉颅内段、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大脑中动脉、后交通动脉的后半部
如果动脉壁呈不对称性囊状扩张,即称之为囊状动脉瘤,小的囊状动脉瘤有瘤颈狭窄者又称之为浆果状动脉瘤
绝大多数先天性动脉瘤呈囊状或浆果状,亦可为分叶状,其他形态有葫芦状、圆球状、腊肠状等
瘤壁一般光滑如囊,多数由先天薄弱的血管壁构成,常位于较大动脉的分叉处
动脉瘤与载瘤动脉相连处较狭窄,称为瘤颈(蒂)或基底,瘤颈宽窄很不一致;与瘤颈相对的远侧最突出的部分为瘤底(顶),介于瘤颈与瘤底之间的部位称为瘤体(囊)
小阜为瘤囊上小的隆起,常为动脉瘤发生破裂之处或破裂后的遗迹
颅内动脉瘤的大小悬殊很大,通常在0.5~2cm
动脉瘤的破裂与其大小有一定关系,一般认为破裂的动脉瘤较大,未破裂的动脉瘤较小
动脉瘤破裂的临界大小为直径在0.5~0.6cm
直径超过0.5cm的动脉瘤出血机会逐渐增多,其直径超过3.0cm后,则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取代了出血症状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