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SDRAM

内存SDRAM自Intel Celeron系列以及AMD K6处理器以及相关的主板芯片组推出后,EDO DRAM内存性能再也无法满足需要了

内存技术必须彻底得到革新才能满足新一代CPU架构的需求,此时内存开始进入比较经典的SDRAM时代

 第一代SDRAM内存为PC66 规范,但很快由于Intel 和AMD的频率之争将CPU外频提升到了100MHz

所以PC66内存很快就被PC100内存取代,接着,133MHz 外频的PIII以及K7时代的来临,PC133规范也以相同的方式进一步提升SDRAM 的整体性能,带宽提高到1GB/sec以上

由于SDRAM 的带宽为64bit,正好对应CPU 的64bit 数据总线宽度,因此,它只需要一条内存便可工作,便捷性进一步提高

在性能方面,由于其输入输出信号保持与系统外频同步,速度明显超越EDO 内存

 SDRAM内存由早期的66MHz,发展至后来的100MHz、133MHz

尽管没能彻底解决内存带宽的瓶颈问题,但此时的CPU超频已成为DIY用户永恒的话题

不少用户将品牌好的PC100品牌内存超频到133MHz使用以获得CPU超频成功

为了方便一些超频用户的需求,市场上出现了一些PC150、PC166规范的内存

 SDRAM PC133内存的带宽可提高到1064MB/S,加上Intel已开始着手最新的Pentium 4计划,所以SDRAM PC133内存不能满足日后的发展需求

Intel为了达到独占市场的目的,与Rambus联合在PC市场推广Rambus DRAM内存(称为RDRAM内存)

与SDRAM不同的是,其采用了新一代高速简单内存架构,基于一种类RISC(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ing,精简指令集计算机)理论,这个理论可以减少数据的复杂性,使得整个系统性能得到提高

 在AMD与Intel的竞争中,这属于频率竞备时代

这时CPU的主频不断提升,Intel为了盖过AMD,推出高频PentiumⅢ以及Pentium 4 处理器

Rambus DRAM内存被Intel看着是未来自己的竞争杀手锏

Rambus DRAM内存以高时钟频率来简化每个时钟周期的数据量,内存带宽在当时相当出色

如:PC 1066 1066 MHz 32 bits带宽可达到4.2G Byte/sec,Rambus DRAM曾一度被认为是Pentium 4 的绝配

 Rambus RDRAM内存生不逢时,依然要被更高速度的DDR“掠夺”其宝座地位

当时,PC600、PC700的Rambus RDRAM 内存因出现Intel820芯片组“失误事件”、PC800 Rambus RDRAM因成本过高而让Pentium 4平台高高在上,无法获得大众用户拥戴

发生的种种问题让Rambus RDRAM胎死腹中,Rambus曾希望具有更高频率的PC1066 规范RDRAM来力挽狂澜,但最终也是拜倒在DDR 内存面前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