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服舱外用

航天服舱外用舱外用的航天服除有舱内航天服的所有各层外,还有三层:一是真空隔热层,用于保护航天员在舱外作业或在月球与其它星体表面活动时,不受舱外环境过热、过冷的侵袭,又可防止服装内部的热量散失

二是液冷服,它是将舱内航天服的通风散热层管内的气体改为液体而成

航天员在舱外作业有时长达几个小时,身体产生的热量多,靠气体散热达不到散热要求,而液态冷却工质就可很好把热散掉

三是最外层,它除要有防高热、防磨损和保护内部各层的功能外,还要有防太阳辐射的功能和连接其它装具的接口

例如,与航天员舱外活动时的脐带连接,与身背携带式生保环境装备、太空机动飞行机构的连接等

航天服的头盔由头盔壳、面窗结构和颈圈等组件构成

在载人航天中使用的头盔有软式与硬式两种,其中硬式头盔又分为固定式和转动式二种

软式头盔大多数作为舱内航天服的组件

转动式头盔在其颈圈上有气密活动轴承,但密封环节增多会降低气密性与结构可靠性,增加设计难度

现以固定式全透明的钟罩式头盔为例,介绍其结构组成

头盔壳是头盔的主体,其材料应具有强度大、抗冲击和足够的耐热性等优点

在其面窗部位上有良好的光学性能

头盔内腔壁有硬衬垫和软衬垫,衬垫上镶有细管道,它兼有减震、隔热、消声、通风和供氧等功能

其内腔要适于戴通讯头盔,允许头在里面左右转动,尺寸要与穿戴者的头形相适应

还要留有安装生理测试部件、有利于排出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和水汽的空间

除上述各种要求外,面窗还应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和广阔的视野

头壳的面窗部分除应有透光良好外,还要有防雾、去湿的措施,因为航天员出舱活动时会遇上-150℃的低温,面窗内的温度也会下降

当降到空气露点以下时面窗上就会结雾,妨碍航天员的视线

已用的方法有通风去湿法、双层面窗法、电热面窗法和化学防雾剂等,以保障面窗的透明度

否则,影响航天任务的执行

例如,1966年美国双子星座9号飞船的航天员,在太空用载人机动装置进行飞行时,因面窗起雾而看不清外边的情景,未能完成太空行走中的特定航天任务

颈圈是连接服装与头盔的关键部件,分上、下两圈,在穿戴服装与头盔时,先将上下圈连接上,再连接头盔与服装

它要求穿脱方便,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和加接强度

在紧急情况下,要有使穿戴者本人能快速断、接、锁紧操作的机构,便于及时与头盔或服装断开或连接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