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器交会对接技术飞行控制与技术发展

航天器交会对接技术飞行控制与技术发展交会对接飞行控制,根据控制的主体不同,可分为手控、遥控和自主控制3种方式

手控是以航天员手控操纵飞船,遥控是由地面操纵飞船,自主控制是由飞船的制导、导航和控制分系统来操纵飞船

1965年12月15日,美国双子星座6号和7号飞船在航天员参与下,实现了世界上第一次有人太空交会

1968年10月26日,苏联联盟 2号和前3号飞船实现了太空的自动交会

1975年7月17日,美国阿波罗号和苏联联盟号飞船完成了联合飞行,实现了从两个不同发射场发射的航天器的交会对接

1984年4月,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利用交会接近技术,辅以遥控机械臂和航天员的舱外作业,在地球轨道上成功地追踪、捕获并修复了已失灵的“太阳峰年观测卫星”

1987年 2月8日,苏联联盟-TM2号飞船,与在轨道上运行的和平号空间站实现了自动对接

1995年6月29日,美国航天飞机阿特兰蒂斯号顺利地与太空运行的俄罗斯和平号航天站对接成功

这次对接与20年前美国、前苏联飞船对接相比,规模大、时间长,而且合作的项目多

显然,这次成功的对接活动促进了国际空间站的建立,推动了航天技术的发展

中国已掌握了航天器交会对接技术

2011年11月神舟8号飞船与天宫1号目标飞行器实现了自动远距离引导段用遥控器、近距离导引段和逼近段(用自主控制)交会对接,2012年,神舟9号载人飞船与天宫1号目标飞行器实现了手控(远距离导引段用遥控、近距离导引段用自主控制、逼近段用手控)交会对接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