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用品研究根源

耐用品研究根源对耐用品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威克塞尔(1934),他分析了生产设备的耐用度选择问题

此后,耐用度分析一度成为投资理论的重要内容

直到1960年以前,对耐用度和替换问题的讨论几乎都是关于资本品的

60年代,垄断厂商对耐用消费品的耐用度选择及其效率问题成为研究的重点,其主要结论是:垄断厂商会选择低于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耐用度;70年代初,斯旺否定了前面的结论,他证明耐用度的选择与市场结构无关,提出了最优耐用度理论

斯旺的研究结果引起了很大的争论,构成了70年代对耐用品理论研究的主流

几乎与此同时,科斯发现了耐用品垄断厂商面临着“时间不一致性”问题,并提出了著名的科斯猜想,一度成为80年代研究的热点

虽然60年代的一些文献便涉及到了二手市场问题,但阿克洛夫1970年的逆向选择理论在七、八十年代并没有引起耐用品理论研究者的关注,90年代后半期才有亨德尔、Lizzefi等人把逆向选择用于新旧耐用品市场的分析

总的来说,70年代的这几篇文章奠定了耐用品理论研究的基础,但70年代及之前的理论模型都比较抽象化,假设条件相对简单且脱离实际,八、九十年代以沃德曼、安德森等为代表的一些学者结合经济发展中的现实条件,对以前的理论进行了修正和拓展,使之更切合实际,并提出了计划废弃、新产品引进等新问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耐用品理论

除了在生产理论方面的应用外,针对耐用品的特殊性质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一些学者还致力于对耐用品消费理论的研究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