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飞船历史背景

神舟飞船历史背景美苏竞争20世纪60年代人类载人航天活动就是从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研制与试验开始的

在太空竞赛时期,苏联和美国分别研制了三个系列的载人飞船,即东方号、上升号、联盟号和水星号、双子星号、阿波罗号

联盟号飞船经过不断改进,仍作为天地往返运输工具在使用

美国研制并使用了航天飞机,未来各航天大国还将研制新一代载人飞船

1961年4月,苏联航天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一号飞船飞上太空,宣告了人类载人航天时代的到来

虽然加加林乘坐东方一号飞船仅环绕地球飞行一周,却完整地验证了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发射入轨、在轨运行、生命保障、测控通信、安全返回所需要的关键技术,证明了人类有能力实现可靠的天地往返

美国的第一代载人飞船是在苏联取得巨大成就的情况下奋起直追的产物

1961年5月5日,艾伦B·谢泼德乘坐水星3号,成为美国第一位乘坐飞船升空的人,到达186千米的高空

之后乘坐水星4号的格里索姆也采用了亚轨道飞行方式

在水星4号任务之后,因为有了更大的宇宙神运载火箭,美国才得以将水星号飞船送入环绕地球的轨道

1962年2月20日,约翰·格伦乘坐水星6号飞船绕地球飞行3圈,成为美国第一个进入地球轨道的人

此后的3次水星号飞行任务均取得了成功

东方号飞船和水星号飞船的飞行,是人类初次进入太空的尝试,回答了“人能否进入太空”的问题,其最大意义在于开创了载人航天的新纪元 

苏联/俄罗斯、美国载人飞船中国探索早在1958年,中国科学院就开始了载人航天的规划工作

1961年4月,苏联人加加林首次进入太空,中科院通过举办星际航行座谈会探讨载人航天问题

1965年,在研究第一颗人造卫星及航天发展计划时,载人飞船名列其中

同年8月9-10日由周恩来主持的中央专委会议曾原则通过同意在1979年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的规划设想

1966年,中央专委进一步要求着手研制宇宙飞船

1967年9月,王希季和第八设计院进行了一种载1人飞船的总体方案论证

10月,中央专委将飞船命名为曙光一号

当年年底,八院先后完成了可载1名、2名、3名和5名航天员的四种方案的论证

1968年4月1日,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507所)成立,开始了航天员的选拔工作

1970年7月14日,毛泽东圈阅了曙光一号飞船航天员选拔报告

因此,中国第一个载人航天计划就被称为“714”计划

1970年11月27日,国防科委提交《关于研制载人飞船、通信卫星、导弹卫星的请示报告》,提出曙光一号飞船由两名航天员驾驶,最长飞行时间为8天,争取1973年发射无人飞船,1974年发射载人飞船

1971年4月,载人航天工程方案论证会召开,提出的方案为载2人双舱式,构型类似于美国的双子座号

方案论证会后,由于政治形势的变化,加之反对之声不断,曙光一号研制出现了极大困难

1974年10月23日,国防科委、七机部联合向中央军委、中央专委报告,提出曙光号飞船研制工作应暂缓

周恩来曾就中国载人航天问题讲了几条原则:不与苏美搞太空竞赛,要搞好国家建设急需的应用卫星

技术力量贮备不足,加之航天任务调整到以应用卫星为主的规划上来,载人航天计划自此停止了探索工作

曙光一号飞船研制虽然停止了,还是取得了一些技术方面的进展,包括高空生物实验、航天员选拔、航天医学以及实验设备研制

1970年6~7月,首批20名航天员选拔工作结束

而后开展了大量医学试验与测试

通过曙光一号飞船的预研,培养了一批从事飞船设计的技术专家,对飞船结构、材料、防热、试验、航天员食品以及专用设备设计也积累了不少经验 

工程立项1986年11月,中国国家出台“863”计划,航天技术是七大领域的第二个领域,其中包括两个主题:大型运载火箭及天地往返运输系统、载人空间站系统及其应用

在载人航天发展技术途径以及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选择上,出现了完全不同的观点

美国航天飞机研制成功,许多国家都在积极探讨研制航天飞机甚至空天飞机问题

在此背景下,中国航空航天界也在研究、规划新时期载人航天发展和采取何种天地往返运输系统问题

1986年4月,航天领域专家组在京成立,在中国载人航天如何起步问题上,存在着明显不同的意见

飞船方案抑或和航天飞机方案的论证和争论持续了3年

最后,科学家们达成共识,即以载人飞船研制起步,为最后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1991年1月7日,为了推动载人飞船工程立项,航空航天工业部成立“载人航天联合论证组”,提出了载人飞船工程总体方案和飞船工程的技术指标和技术要求

同年6月底,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载人飞船工程总体论证组完成载人飞船工程技术方案的论证工作,并将论证报告于6月30日上报给航空航天工业部

随即,中央专委听取了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关于发展中国载人航天的意见》和国防科工委《关于发展中国载人航天及其应用的意见》的汇报

1991年12月31日,论证结果上报航空航天工业部

1992年1月8日,李鹏同志主持中央专委会议,听取载人航天工程可行性论证的汇报

会议认为,从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诸方面考虑,中国发展载人航天技术是必要的

同年8月1日,中央同意《载人飞船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报告》,认为:“载人航天是航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今世界高科技的一个重要发展领域

为了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防实力,促进科技进步,培养壮大科技队伍,提高国家威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中国必须在这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中国载人航天的发展设想是可行的

”1992年9月21日,江泽民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听取了论证报告和技术方案、经费估算和组织实施办法的汇报

经讨论,一致同意批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开始实施

由于中央专委批准日期是1992年1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批准日期又是当年的9月21日,所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便被命名为921工程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