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属性状态

S.M.A.R.T.属性状态(Status)这是S.M.A.R.T针对前面的各项属性值进行比较分析后,提供的硬盘各属性目前的状态,也是我们直观判断硬盘“健康”状态的重要信息

根据S.M.A.R.T的规定,这种状态一般有正常、警告和报告故障或错误等3种状态

S.M.A.R.T判定出这3个状态与S.M.A.R.T的 Pre-failure/advisory BIT(预知错误/发现位)参数的赋值密切相关

当Pre-failure/advisory BIT=0,并且可靠属性值远大于阈值的情况下,为正常提示“OK”标志

当Pre-failure/advisory BITt=0,并且可靠属性值大于阈值但接近阈值临界值时,为警告提示“!”标志;当Pre-failure/advisory BITt=1,并且可靠属性值小于阈值时,为报告故障或错误提示“!!!”标志

在图2中,我们发现出现“OK”标志的正常状态下有“值正常”(Value is Normal)和“总是略过”(Always Passing)两个状态说明

它们的区别是:“值正常”表明此项S.M.A.R.T值是正常的,硬盘没有故障;“永远略过”则表明此项只是某参数的记录,没有合格与不合格的标准,如“Power on time count”,这个参数只是记录了硬盘已经加电工作的时间,这个参数应当永远合格,它不用来衡量硬盘的性能,因此显示为“OK:Value is Normal”

下面我们以ID为“04”的Start/Stop Count(加电次数)检测参数为例,完整地来理解这7列参数的意义:从图2中我们看到此参数规定的属性正常值(Attribute value)为“100”,这个正常值是通过计算公式:“100-硬盘正常使用寿命期间的加电次数/1024”而给出的

而最大出错值是硬盘运行的累计计算值

例如如果是新硬盘,则加电次数为0,因此为100-0/1024=100,最大出错值=属性正常值

随着加电次数的增加,该最大出错值不断变化

厂商规定的阈值为20,即当硬盘的开关电次数达到81920次时(100-81920/1024=20),最大出错值=阈值,系统就会提示用户备份数据

因此,加电次数在81920次范围之内,并且最大出错值始终大于阈值20的状态下,均为正常

图中的加电次数(Date实际值)为107次,因此最大出错值近似为100,状态显示为“OK:Value is Normal(值正常)”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每一个参数所给出的值都是经过一些特定的计算公式而给出的

作为用户,只要观察“Worst”和“Threshold”值的关系,并注意状态提示属性状态信息即可大致了解硬盘的健康状况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