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开发方法组件连接

软件开发方法组件连接这是发展最快的软件重用方式

最早的组件连接技术OLE 1.0(Object Linking an d Embedding)是Microsoft公司于1990年11月在COMDEX展览会上推出的

OLE 1.0的规范发表于1990年12月,1991年2月推出了第一批支持OLE 1.0规范的应用程序

1993年5月发表了OLE 2.0

几个月后,第一批支持OLE 2.0的应用程序问世

OLE给出了软件组件(Component Object)的接口标准

这样任何人都可以按此标准独立地开发组件和增值组件(组件上添加一些功能构成新的组件),或由若干组件组建集成软件

在这种软件开发方法中,应用系统的开发人员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应用系统本身的研究上,因为他们可在组件市场上购买所需的大部分组件

软件组件市场/组件集成方式是一种社会化的软件开发方式,因此也是软件开发方式上的一次革命,必将极大地提高软件开发的劳动生产率,而且应用软件开发周期将大大缩短,软件质量将更好,所需开发费用会进一步降低,软件维护也更容易

软件组件连接的另一个标准是1995年3月推出的OpenDoc

这是IBM、Apple等公司组成的 CI Labs集团使用的标准

由于OpenDoc的编程接口比OLE小,因此OpenDoc的应用程序能与OL E兼容

第三个组件连接标准是对象管理集团OMG于1991年发表的CORBA(Common Object Reques t Broker Architecture),1994年OMG又发表了CORBA 2.0

由于OLE 1.0、OLE 2.0的部分功能已放入Windows 3.1(在推出OLE 2.0的同时,推出Win dows 3.1的OLE 2.0),因此使用的组件连接开发技术大多基于OLE 2.0

综上所述,今后的软件开发将是以OO技术为基础(指用它开发系统软件和软件开发环境) ,可视化开发、ICASE和软件组件连接三种方式并驾齐驱

它们四个将一起形成软件界新一轮的热点技术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