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睿频加速技术提高性能

英特尔睿频加速技术提高性能随着英特尔Lynnfield的发布,原本在LGA 1366接口酷睿i7处理器上被大家熟悉的Turbo Boost加速技术被再次强调,并且被命名为睿频加速技术,这个技术是英特尔官方提供的处理器超频技术

那究竟睿频加速技术能带来多大性能提升?在运行3D渲染软件CineBench R10时,用单核心渲染,Turbo Boost使2.93G的Core i7 870自动超频到3.2G,提高单核心性能

LGA 1366的Core i7首先引入Turbo Boost技术,获得非常好的效果,对于LGA 1156的Core i5/i7而言,Turbo Boost再次加强,自动超频的幅度更大,2.66G的Core i5甚至最高可以自动加速到3.2G

LGA 1156的Core i5/i7还会根据被激活的核心数目调整相应的超频幅度,比如2.93G的Core i7 870在4个核心被激活的情况下,可以超频到3.2GHz,而当只是一个核心被激活的情况下,频率可以达到3.6GHz!接下来就让来看看在不同的情况下,睿频加速技术到底能带来多大性能提升

然后再来看看睿频加速技术在不同线程下的运行情况,它们测试使用了大家非常熟悉的多线程计算软件Wprime 2.0,它能够选择计算的线程数目,通过它能够看到到底哪些核心是工作在超频状态下的

下面是关闭超线程后的运行情况:轻负载下核心没有被超频运行Wprime 2.0单线程计算过程中可以看到核心已经被超频(注意左边监控器中黄色突出部分)运行Wprime 2.0双线程计算过程同样可以看到核心已经被超频运行Wprime 2.0三线程计算过程同样可以看到核心已经被超频运行Wprime 2.0四线程计算过程同样可以看到核心已经被超频(四个核心同时被超频)接下来来看一下开启了HT超线程技术后的情况

开启HT后下运行四线程计算开启HT后下运行八线程计算(每个线程都工作在超频状态)最后它们还进行了全面性能对比测试:它们对比了多套平台在开启了睿频加速技术后的性能,表格中左边的两个日文分别表示的是“无效”和“有效”,具体指的是开启了相应技术后测试环境(比如关闭和开启了HT总线以及关闭和开启了睿频加速技术)

在CineBench R10测试中,既对比了关闭和开启了睿频加速技术,又对比了关闭和开启了HT总线的性能对比,对比相应性能,可以看到有不小性能提升

开启关闭睿频加速整机性能大比拼从数据可以看到开启了睿频加速技术后,各项性能测试确实有较为明显的性能提升,而对于普通用户来说睿频加速技术确实能够获得一定的实惠

 英特尔睿频加速技术,不等同于处理器超频首先要澄清的是,英特尔睿频加速技术虽然是通过处理器内核运行主频的调整——调高或者调低来提高性能和提高能效,但是和大家提到的”超频”技术有着本质的不同

这个”独门内功”不是通过吃”大力丸”和”补药”外在因素达成的,而是通过英特尔公司深厚的处理器”内功”和”修为”练成的

来看看英特尔处理器”睿频加速技术”的定义以及处理器”超频”的定义,它们的差别就一目了然了

英特尔睿频加速技术:英特尔最新Nehalem微架构处理器内建的一项创新技术,它可以根据实际运行的应用程序的需求,动态地增加处理器内核的运行频率来提高处理器的运行性能,同时保持处理器继续运行在处理器技术规范限定的功耗、电流、电压和温度范围内

”内功修为”长久利于”强身健体”

处理器”超频”:用户强制处理器的所有内核运行在处理器规格限定频率范围之外,功耗、电流、电压和温度等指标可能都超出技术规范了——超标了

主要是一些超频玩家或者电脑发烧友为了某些特定使用模式用”超标”的方式提高处理器性能

吃“大力丸”了,长久必然“伤身”

睿频加速技术和处理器超频本质的区别睿频加速技术无需用户干预,自动实现;超频则需要用户手工调整处理器的各种指标——倍频率,外频,CPU电压,更换电源和散热方案

睿频加速技术完全让处理器运行在技术规范内,安全可靠,不需要任何额外的投资,系统运行稳定;超频则可能导致处理器功耗超过技术规范,结果是需要超标的电源和处理器散热方案,增加了系统的成本

而且超频可能导致系统运行不稳定

睿频加速技术享受完整的英特尔处理器的产品质保条款;超频则不在处理器保修条款的范围内,商家免责——因超频损坏了处理器无法享受保修条例

注:新发布的酷睿i7-800和酷睿 i5-700系列处理器支持睿频加速技术,其产品工程代码为Lynnfield

英特尔睿频加速技术运用的实际效果和好处以实际发布的一款Core i7-870为例,来看看睿频加速技术的提速效果

Core i7-870的默认工作主频为2.93GHz:如果只有一个内核处于运行状态,这个内核可以提速至3.6GHz,相当于上5个台阶,增加了666MHz = 5 x 133MHz,一个台阶为133MHz

如果只有2个内核处于运行状态,这2个内核可以提速至3.46GHz,相当于上了4个台阶,533MHz = 4 x 133MHz

如果3个或者4个内核处于运行状态,这个处理器可以提速到3.2GHz,相当于上了2个台阶,266MHz = 2 x 133MHz

以前的四核处理器产品因为考虑到处理器整体功耗的问题,所以工作主频都不如双核处理器高,在遇到单线程应用或者双线程应用时四核处理器只有2个内核可以派上用场,另外2个内核只能空转,主频又比不过双核处理器,所以这时候的性能表现只能输给双核处理器,而且功耗还大——“内功修为”还不到位

所以用户在选择双核和四核处理器的时候就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

有了支持睿频加速技术的Core i7/Core i5(Lynnfield)处理器,它们对单线程到多线程的应用都可以通吃,按需输出性能和控制能耗,达到性能功耗比的最佳状态

从第三方测试的基准测试结果可以看到,Core i7/Core i5性能提升的同时,处理器功耗反而大幅度降低,在高能效上达到了新的水平——”内功”升为更高境界,因此用户再也没有是选择英特尔双核处理器,还是选择英特尔四核处理器这样两难的问题了

 睿频加速技术与超线程技术的比较睿频加速技术是基于Nehalem架构的电源管理技术,通过分析当前CPU的负载情况,智能地完全关闭一些用不上的核心,把能源留给正在使用的核心,并使它们运行在更高的频率,进一步提升性能;相反,需要多个核心时,动态开启相应的核心,智能调整频率

这样,在不影响CPU的TDP(热功耗设计)情况下,能把核心工作频率调得更高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某个游戏或软件只用到一个核心,Turbo Boost技术就会自动关闭其他三个核心,把正在运行游戏或软件的那个核心的频率提高,也就是自动超频,在不浪费能源的情况下获得更好的性能

反观Core2时代,即使是运行只支持的程序,其他核心仍会全速运行,得不到性能提升的同时,也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在产品规格中,Core i7 870单核最高频率甚至能达到3.60G

LGA 1366的Core i7首先引入Turbo Boost技术,获得非常好的效果,对于LGA 1156的Core i5/i7而言,Turbo Boost再次加强,自动超频的幅度更大,2.66G的Core i5甚至可以自动加速到3.2G

超线程技术(Hyper-Threading,简称HT),最早出现在2002年的Pentium 4上,它是利用特殊的硬件指令,把两个逻辑内核模拟成两个物理芯片,让单个处理器都能使用线程级并行计算,进而兼容多线程操作系统和软件,减少了CPU的闲置时间,提高CPU的运行效率

基于Nehalem架构的Core i7再次引入超线程技术,使四核的Core i7可同时处理八个线程操作,大幅增强其多线程性能

超线程技术只需要消耗很小的核心面积代价,就可以在多任务的情况下提供显著的性能提升,比起完全再添加一个物理核心来说要划算得多

比起Pentium 4的超线程技术,Core i7的优势是有更大的缓存和更大的内存带宽,这样就更能够有效的发挥多线程的作用

按照的说法,Nehalem的HT可以在增加很少能耗的情况下,让性能提升20-30%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