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定谔方程作者简介埃尔温·薛定谔(Erwin Schrodinger,1887年—1961年)1887年8月12日出生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
1906年至1910年,他就学于维也纳大学物理系
1910年获得博士学位

毕业后,在维也纳大学第二物理研究所从事实验物理的工作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应征服役于一个偏僻的炮兵要塞,利用闲暇时间研究理论物理
战后他仍回到第二物理研究所
1920年他到耶拿大学协助维恩工作
1921年薛定谔受聘到瑞士的苏黎世大学任数学物理教授,在那里工作了6年,薛定谔方程就是在这一期间提出的
1927年薛定谔接替普朗克到柏林大学担任理论物理教授
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薛定谔对于纳粹政权迫害爱因斯坦等杰出科学家的法西斯行为深为愤慨,移居牛津,在马达伦学院任访问教授
同年他与狄拉克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36年他回到奥地利任格拉茨大学理论物理教授
不到两年,奥地利被纳粹并吞后,他又陷入了逆境
1939年10月流亡到爱尔兰首府都柏林,就任都柏林高级研究所所长,从事理论物理研究
在此期间还进行了科学哲学、生物物理研究,颇有建树
出版了《生命是什么》一书,试图用量子物理阐明遗传结构的稳定性
1956年薛定谔回到了奥地利,被聘为维也纳大学理论物理教授,奥地利政府给予他极大的荣誉,设定了以薛定谔命名的国家奖金,由奥地利科学院授予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