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艺术石窟艺术的起源自公元前3世纪古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奉佛教为国教后,公元1世纪在大乘佛教的影响下,逐渐兴起佛像之风
古印度气候炎热,佛教徒为了坐禅修行时观想佛像,便开山凿洞成窟,还在洞中置佛像、佛塔,并在石窟中描绘壁画,就此产生了石窟寺
石窟在艺术构成上是建筑、雕刻、壁画的综合体,三者都围绕佛本生、佛传故事和经变故事的主题展开
最初,石窟造像与壁画仅是佛教徒禅定时的观想之用,其后演变出以像教化的功效,石窟开凿愈发辉煌壮观,千年石窟艺术也由此而诞生
佛教石窟开凿在山上,一来信仰宇宙中心是须弥山,神住在山上,修行于山崖石窟就有了一种神圣的象征意义;二者山崖从物质形式上有两层含义,既有别世俗生活的隐世,又显示了隐世苦修的决心
隐世和苦修的意义也是印度、西域和汉地佛教产生辉煌石窟的原因之一
汉文化有沿自先秦以来的隐世传统,且有两汉陵墓内的画像传统,汉代画像砖通向了现世之外的神秘世界
不少学者认为,佛教在东汉前期就已经通过陆上或海上的丝绸之路,经西域或东南亚传入中原汉地
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原一带的石窟艺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大为盛行起来了,这显然与这段历史时期阶级矛盾的激化有关
东汉末和魏、晋、南北朝时,统治阶级在政治上残酷压迫和经济上的无限度剥削,使得劳苦大众无法生活
在他们现实生活中看不到希望,于是把希望寄托于死后的天国恩赐,从而使佛教逐渐盛行
佛教的盛行,促进了石窟艺术的发展
对“弥勒”和“西方阿弥陀佛”的创造,是麻痹人们不要斗争的精神鸦片
再加上这时十六国、南北朝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十分激烈,彼此残杀,感到十分不幸
而佛教提出一切皆苦,因果报应躲避现实等思想,正符合这一部分人的想法
因而促进了统治者自己的信仰佛教,这就是中原石窟艺术东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的主要原因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