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建筑计划时期

中国现代建筑计划时期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建设规模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

建筑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完成 156个建设项目为重点的694个限额以上的建设项目,以建立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五年内建成了房屋面积26640万平方米,其中住宅9454万平方米,办公、学校、医疗等建筑4687万平方米

为适应大规模工业建设的需要,建筑工程部所属的设计院均改为工业建筑设计院

在这个时期,工业建筑设计和施工的队伍基本形成,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有很大提高

建筑设计完成了向工业体制的转化,民用建筑设计水平大有提高,设计开始注意功能和经济的关系,并在建筑形式上进行新的探索

当时大批苏联专家来到中国

在建筑方面开展了学习苏联的运动,排斥西方的经验,形成“一边倒”的局面

在学习苏联经验的过程中,中国在城市规划、一般建筑和工业建筑的设计、施工和管理方面取得一定成就

但是照抄照搬一些口号,出现形式主义倾向

在人民满怀民族自豪的心情大规模建设国家的时候,中国建筑师努力寻求建筑中民族固有的建筑艺术风格是情理之中的事

他们从不同的途径探索了有不同民族和地方色彩的建筑

归纳起来,大体有下述四种形式

以大屋顶为主要特征的民族形式建筑这类建筑采用砖石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最上层加设大屋顶

一般建筑为垂直三段作法(基座、墙身、屋顶),大型建筑为水平五段作法(中段为主体,两旁为两个侧翼和两个连接部分)

屋顶为钢结构或木结构,檐口构件有的用混凝土浇成,并在表面施加彩画

这类建筑在某些特定环境中有一定效果,如北京友谊宾馆,中部为重檐歇山顶,铺绿琉璃瓦,用于迎接外宾是适宜的

北京地安门宿舍(图5,陈登鳌设计)位于北京中轴线两侧,采用大屋顶有重要的城市景观意义

但不问具体条件到处建造,以致在全国出现一个被称为“复古主义”的浪潮,就造成一定浪费和不良影响

具有少数民族色彩的民族形式建筑这类建筑以各民族长期形成的典型建筑形象为特征,如蒙族的蒙古包,回族伊斯兰教的尖圆顶等

实例有北京的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的成吉思汗陵、新疆乌鲁木齐的人民剧场等

结合地方和民间传统探索民族形式的建筑这类建筑利用地方材料,采取民居风格,创造出质朴无华、令人感到亲切的形象

上海虹口公园鲁迅纪念馆(图6,1956年建成,陈植、汪定曾、张志模设计)和鲁迅墓就是以南方民居的白墙、灰瓦、马头山墙等形象,来表达鲁迅质朴的气质

北京的对外贸易部大楼(图7,1954年建成,徐中设计)则采取了北方民居风格,用普通灰砖、灰瓦、卷棚顶、栏杆等简洁形象来处理大型公共建筑

结合新型功能等要求探索民族形式的建筑这类建筑以现代建筑结构和功能为基础,适当利用了构件形状和装饰纹样以探索民族形式,在本时期内占有很大比重

北京天文馆是中国演示天象的建筑,以天象厅球顶为中心的建筑处理,简练而富有个性

北京建筑工程部大楼高7层,采用砖混结构,古朴雄伟,简繁得宜

北京首都剧场、北京电报大楼、北京友谊医院、南京曙光电影院、杭州饭店、兰州饭店、广州华侨大厦等均属这一类型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