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个人信息相关内容2021年8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
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了个人信息处理和跨境提供的规则、个人信息处理者的义务等内容
本法规定,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2021年11月15日消息,为了规范网络数据处理活动,保护个人、组织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国家网信办昨天发布了《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针对目前网络上个人隐私信息泄露情况时有发生,应用程序强制用户授权否则不能使用等问题,《征求意见稿》在这些问题上都作了明确规定
指出,数据处理者处理的个人信息是提供服务所必需的,不得因个人拒绝提供服务必需的个人信息以外的信息,拒绝提供服务或者干扰个人正常使用服务
2021年,网友普遍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实施让网民印象深刻,64.9%的网友赞同“‘大数据杀熟’问题有所改善,消费价格更透明”、61.7%的网友关注“一批涉嫌超范围采集个人隐私信息的移动应用下架”
2023年,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快递电子运单》和《通用寄递地址编码规则》两项国家标准
《快递电子运单》国家标准设立专门章节,强化个人信息保护内容
首先,禁止显示完整的个人信息
快递企业、电子商务经营主体等应采取措施,避免在电子运单上显示完整的收寄件人个人信息
收寄件人姓名应隐藏1个汉字以上,联系电话应隐藏6位以上,地址应隐藏单元户室号
其次,推荐对个人信息进行全加密处理
快递企业、电子商务经营主体等宜采用射频识别、手机虚拟安全号、电子纸等技术手段,对快递电子运单上的个人信息进行全加密处理
另外,国标还规范了个人信息相关内容的读取权限
快递电子运单上隐藏的、加密的信息内容,仅限于快递企业及其授权的第三方、相关管理部门,使用相关设备合法读取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