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文学女权运动法国革命唤醒了女性的觉悟,提出妇女在社会上的地位问题
19世纪末,美国英国发生了争取妇女参政的运动,第一个目标就是争取选举权,然后是争取在教育、文化和工作上的平等
到上世纪60年代,女权运动一直在蓬勃发展
1987年12月30日西班牙《终极日报》载文《世界女权运动》:“教育界已不再是男人的势力范围,进入大学的男女同学之间的比例逐渐趋于平衡,妇女已认识到受教育是寻求职业的必由之路
20年前主张性解放的妇女,现在发现自己成了男人满足欲望的工具
因此,她们甚至组织起来反对选美,认为这是对妇女的侮辱
在一系列问题上,需要做出明确判断
全世界的妇女都知道,她们要走的路还很长,然而目标是不会改变的,这就是男女平等
”这种描述的基本轨迹至少表明了如下倾向,女权运动在多年挫折和反复之后,从开始时注重对自身以外的条件进取转向女性自身,包括对社会生活、家庭角色的体验,转向内心生活需要
这种转向,启示我们对以往女权运动做历史检讨和清理
女权运动,究其实是争取在社会生活同时在心理需求上与男性取均衡平等的权利
这种争取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男性被当作“物种之范”的质疑与反抗
男子在所有神话里被看作具有规范性,而女性则是这一规范的变异和离差
男子是主体,女子是他体
男性对女性的所有作为,其动机都在“收回”,而女性作为肋骨,所有的被动都在于“回归”
这就是男权理论的最古老注脚和男女关系的哲学解释
依照这种认知,假如把女性比做左撇子,则女性是生活在为右撇子创造的世界里,在这个世界中男性代表着规范性
这种观念所产生的心理效果,在人类社会许多文化行为中可以找到例证
在英语里“男人”这个词可以作为人类总称,日文中“男人”的语意为“主人”
中文古代汉语中没有“她”这个字,女性在世界范围内的语言领域中,其存在由男性代替着,这种语言现象尤为深刻地证明男性文化对人类文化的全面侵略,而女性以一种集体无意识接受了这种侵略和渗透
这种深层意识在男人那里也处于自觉的超稳定状态
历史这样安排了男人在一切方面的优势
可是,稍有古代历史文化常识的人都清楚:所谓男性范本其实是漫长男权社会的结晶,并非有充分的生物学根据
而男性范本的神话,在不同文化时期里,也是处于变动状态的
这种历史变动在文学中以抛物线式轨迹展示着它魅人的况味
人类是在女性腹腔中发源的,太古初民对女性的神圣崇拜,编织母权中心的漫长岁月
中国最早的神话《山海经》狞厉地记载着中国第一个女神西王母的威仪,这是初民宇宙观中众神之首的伟大形象
原始时代的西王母是母氏社会的女神,她从原始神话的半人半兽,至魏晋铺张成为群仙之首,至此完成了最后的演化,此后再无发展
这至少可说明母权岁月的遥远追忆,浸润了漫长的历史年代,在被父权制代替之后,文学对之依然记忆犹新,但在日渐强大的男权面前,它渐趋黯然,渗入了当代人的思想
社会历史、政治经济变动彻底抹去了人们对母权岁月的最后记忆,女性政治经济地位的沉落在神话的演化中表现得十分彻底
漫长的母权岁月消弥在史前的混沌之中,而自有文明史以来,男权优势一直在左右着历史的发展,女性由神圣转为邪恶,作为这发展的反面,在神话中被改写,在现实中被反转
希腊神话“潘多拉盒子”,夏娃成为万恶之源
这些以男权中心为依托的神话或教义,无非都是在强调现实中的男性秩序
男性为中心的神话,它在现代文明社会已销声匿迹,但作为一种非意识思想意识,它时时在支配着男性甚至女性的心理和行为,成为知和行的无形准则
女性们在多大程度上意识到这种非意识思想在日常生活与精神领域中的危险呢?它微妙的生活状态与形式表征在多大程度上受到深刻的理性批判呢?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