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文学女性·妇女·女性主义

女性文学女性·妇女·女性主义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总是习惯于从字面上把女性文学理解为一种按性别分类的性别文学,就像青年文学按年龄分类,西部文学按地域分类,女性文学不过是特别标出作家性别的一种性别方言罢了

果真如此,女性文学就不仅失去了它起码的理论意义,而且可能起到强化女人“第二性”位置的作用,使生而为女人者感觉到某种看不见也说不出的以宽容面目出现的性别歧视

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女作家拒绝认同女性文学这一命名的心理原因

而且越是自信心和独立意识强,对两性不平等有深刻体验的女作家越是拒绝把自己归入女性文学名下

女性文学既是性别文学又不是性别文学这一悖论,可以用现代语言学符号学理论来说明

概念符号与所指称的对象不是同一的相等的,语言相对于它所指称的对象既是照亮又是遮蔽,它的意思是某种暂时的、有待于发现的东西

没有任何一个符号可以完善的穷尽它所指称的对象的全部涵义

因此,概念的意思(尤其是人文学科的概念)常常是包含着悖论的有待于发现、填充和更新的

〔8 〕前述美国《女性独立宣言》把“人”这个词改为“@①”,中国女学生把讲义上的“他”改为“@②”,美国女性在history之外又创造了一个herstory, 便是女性在人的范畴里要求男女平等而在符号学上的体现

索绪尔认为语言中的意思只是一个差异问题,每一个符号的意思只是因为它不是其他符号的意思

如果我们要相对稳定地和准确地界定一个符号的意思,便应该把与它相近的或似是而非的意思排除出去,也就是要从该符号不是什么入手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