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篮文学社中期

摇篮文学社中期(2)第24期到第39期《摇篮》为16开,14-64页不定,封面黑白

进入90年代,《昆仑》倒闭,《漓江》停刊,《人民文学》面临危机!整个文化领域,纯文学已退居边缘

《摇篮》也一度停办,经过4年挣扎,才于1999年复刊

但杂志开始呈现黑白封面,在第26期中的一篇《撑起一片文学的天空》文章中,记载着这样的文字“在文学这方净土日益的面积逐渐缩小的今天,文学更急切地需要大家的支持”

这篇文章,对于八十年代的文学盛况做了简短的回顾,分析了文学在那时衰落的状态与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发展的建议

但是这之后的几年《摇篮》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有日渐萎靡的趋势

我们也只有无可奈何地发问,“文学,为什么你不能重现80年代的风采?”从第28期的手记中我们了解到《摇篮》的推迟出刊,除去经费紧缺,还有稿源不足的问题

随后几期《摇篮》的页数越来越少,第32期只有26页,第35期甚至只有14页,其它几期均不超过30页,每一个栏目的稿件数量只有两到三篇,与八十年代动辙十几篇的数量无法相比

第38期可谓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缺乏稿件的时期,甚至诗歌专辑中根本没有原创诗歌,而全部刊登海子等一些名诗人的诗歌

或许,在那个个性开始张扬的年代,你无法再用大集体主义的手段去糊弄每一个固执己见的创作者,于是,文学慢慢圈子化、私人化

《摇篮》的圈子也慢慢变小,从武汉各高校局限到该校,又从全校几乎缩水为《摇篮》文学社社内交流刊物!但是《摇篮》人并没有气馁,也没有失望,而是坚持着努力做最好的校园纯文学

即使在那最困难的几年中,我们读到了一丝无奈,但也看到了坚韧与执着

“《摇篮》的发展,在有的人看来是敷衍着,于部分人,则是艰难地努力着……村上春树说:‘跳舞,只要音乐在响,就尽量跳下去!’……我选择了,所以我跳

无奈也好,群魔乱舞也好

永远不会停下去

因为,胸中一直有音乐

”正是他们的坚持,《摇篮》在不断创新与改进!第26期上出现了刊中报,主要刊登摇篮文学社的相关活动;第28期上出现了《摇篮征定与评刊表》,收集读者意见

值得一提的是2000年出版的《摇篮地下版——第四世界》,她打着“绝对主观”的旗帜,叙说着那群文学青年的另一种语言

“第四世界不是虚妄的理想,第四世界不是奢谈的自由,第四世界是绝对的主观”,“另一种语言的存在,是为风,于裂缝之中伸出惨淡无光的躯体……你还在听吗?我的精神分裂的另一种语言

”在当时《第四世界》之一范宁博客上,我们看到这样的文字,“我最终不知道‘第四世界’这几个字的含义,宁旭辉也没能解释得让我明了,不过他用那种比我更敏锐的文字让‘第四世界’有了质感……宁氏文笔主导,风格是狂放、敏感的、时光的、历史的;孙立用理论和思考补充着杂志里不够厚重的部分,是现代的、都市的、流行、思想的……”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