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地理学古代记述阶段在中国,2000多年前人们就注意到农业生产与地域条件的联系,指出了因地制宜利用自然发展农业生产的必要性
如《左传》记载有:“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宜,而布其利
”《礼记·王制》篇:“司空执度,度地,居民,山川沮泽,时四时,量地远近,兴事任力
”《礼记·月令》篇记述12个月的气候状况、生物物候变化及相应的农事活动
公元前5~前3世纪的《尚书·禹贡》,分地区评述了土壤种类、耕地等级、田赋收入水平、当地农特产品和水利状况等
在《管子·地员》篇(战国时期)、《吕氏春秋·上农》篇(战国末期)、《氾胜之书》(公元前1世纪后期)、《齐民要术》(约533~544)、《王祯农书》(1313)、《农政全书》(1639)等书中,关于合理利用土地、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思想有了更广泛更具体的反映
在西方,从古罗马时代的斯特拉波、普利尼(老)直到17~18世纪一些地理学家的著作中,都有关于不同农业生产状况的记述
不过,所有这些著作中关于农业地理的论述都未成系统,也未形成理论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