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披露现行财务报告的局限性

会计信息披露现行财务报告的局限性四表体系在目前满足了社会要求公司真实、公允地披露会计信息的需求

但在股份制企业遍布全球,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情况下,现行的公司财务报告日益显露出滞后性

会计信息正在失去相关性,比如现行财务报告只关注过去不重视未来财务报告;主要提供货币信息,非货币信息无法在表内反应等等都尽显出弊端

1.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不完整性现行的财务报告体系基本上成型于上世纪60年代,在此之后,财务报表改革只是“小修小补”,最大的变化就是又加入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但没有触及资产负债表和收益表的结构

然而当前的经济环境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立足于原来经济环境之上的财务报告体系不能完全反应经济现实

尽管完整性是一个相对意义上的概念,但会计信息披露的不完整性已经凸现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无形资产确认与计量困难,披露不足

企业在长期经营过程中造就的竞争优势、企业形象、商誉等无形资产由于不直接与企业的交易活动相关,且在确认和计量中存在不确定性,担心由此引发财务报告项目计量的不确定性而在财务报表中得不到反映

虽然这些资产的价值难以用可靠的历史成本计量和报告,但其价值体现在公司创造的超额利润上,对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等信息使用者都是很有价值的信息,对企业日后经营业绩的意义更是深远

其次,人力资源投资的费用化,低估企业资产

随着人们加速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人力资源即由管理层和职工共同形成的智力网络,决定企业开发新产品的时机、品种和功能,最终决定企业的竞争优势地位

传统的会计模式下,对人力资源的投资直接作为期间费用,不会形成资产

这就大大低估了对人力资源投资比重较大的公司资产,特别是高科技公司资产

在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科技革命的影响下,人才至关重要,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许多学者认为人力资源会计未被广泛应用的症结在于计量的困难;另有学者认为其关键在于人力资源会计赖以构建的基本理论供给不足

但无论何种原因人力资源这种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项目未得到真实反映

第三,现行财务报告体系缺少衍生金融工具的反映

目前,在金融市场蓬勃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非常剧烈的债权价格、利率的波动

为筹集资金、规避风险和投机、套利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手段,金融界创新了大量的衍生金融工具,如远期合约、期货合约、期权合约以及互换交易等

与基本金融工具不同,衍生金融工具以特定的利率、证券价格、商品价格、汇率以及价格指数等为标的,其收益来自于标的物价值的变动,因而具有高风险、高收益和未来交易的特点

它既可以作为筹集资金和规避风险的手段,也提供了投机和套利的机会,这种两面性可以使人们获取暴利也能招致严重损失

如巴林银行破产被荷兰银行兼并;中国万国证券损失10亿被申银证券兼并

因此衍生金融工具“以小博大”的杠杆效应所引发的巨大金融风险不能被忽略

如果保持原来传统,将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中所形成的金融资产或负债排除在资产负债表之外,把它们可能带来的收益特别是风险排除在损益表之外,显然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由于衍生金融工具未来交易和杠杆效应的特性,按照传统的收入实现原则和历史成本原则无法在报表中确认和计量

2.会计信息披露侧重历史信息而缺乏前瞻性信息传统的财务报表以报告受托责任为目标,它建立在权责发生之基础上以提供历史成本信息为主,以财务状况和财务资源为核心

这种反应方式虽然可以较好地满足受托责任的报告与评价要求,却忽视了企业未来成长能力、企业价值和企业财富变动等信息的披露

现在财务报告使用者主要是资本市场上处于流动状态的投资者,其信息需求变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从关注历史信息转向对未来信息的关注

信息使用者要求提供有关企业未来活动和有助于预测、评估企业未来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经济指标和相关信息

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是风险和报酬的对比

但现行财务报告表现出财务报表目标转化后的不适应性,缺乏有助于投资者可靠地评价投资的风险性、不确定性、预期盈利等有关未来的信息

而预测信息是指上市公司基于生产计划和经营环境对外公开披露的反应公司未来财务状况、经营业绩的前瞻性财务信息

它的公开披露能够使投资者和债权人了解上市公司未来生产经营状况,并据此作出合理有效的投资决策,从而防范和化解投资风险

这就克服了历史信息的不足,增强了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更符合财务报表的目标

3.会计信息披露只重整体忽视局部许多企业为了分散风险,开拓市场,抢占资源,在跨行业、跨地区乃至跨国经营方面迈出很大的步伐

特别是在兼并浪潮的推动下,企业集团化拥有了更大的发展,今后还将有一个长期的发展

对于大型的集团公司甚至跨国公司,通过编制合并报表能够公允地表达整个集团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部分需求

但现代集团公司往往横跨几个性质、风险、获利能力迥异的产业和市场,有时还面临着部分所在国的政策风险和政治风险,合并财务报表隐匿了这种跨行业,跨地区的经营的信息,从而降低以公司整体为表达基础的财务信息的有用性

信息使用者不能了解公司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盈利水平,增长趋势和风险情况,混淆了企业分布的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利于投资者据此将资金投入到“盈利大,风险小”的分部中去

所以,分部信息对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是必须的

但如果不厌其烦地公布所有子公司的财务报表,可能有违“效益大于成本”的原则,同时可能造成信息过量,使用者无所适从的问题

4.会计信息披露形式固定,缺乏灵活性现行财务会计报告采用固定的格式呈报信息,且以会计报表为主体,要求纳入报告的项目必须符合一定的要素定义和计量原则,其信息供给量十分有限,一些应该披露的重要信息被“省略”掉,一些新的业务无法在会计报表中找到合适的位置加以反映

因而,现行财务报告更像是为遵循标准和法规而编制的报告,而不是用来交流信息的工具

这就势必削弱了其决策的相关性

从宏观角度看,会计信息是一种社会公共产品

通用财务报告模式实质上是一种大批量生产模式,即大量生产会计信息这一标准产品

大批量生产是指大量生产某一标准产品,具有两个基本特征,即大规模生产和产品标准化,从而获得规模效益

通用报告模式由于向不同的使用者提供相同的报告,并将不同企业的财务报表标准化,所以它本质上是一种大规模生产

这种报告模式至今依然广泛流行是因为它具备大规模生产的优点:(1)生产大量相同的标准化财务报告可以产生规模效益;(2)报告的标准化简化了程序并增强了不同公司提供的财务信息的可比性,也便于监管者和准则制定者更有效地监督公司信息披露;(3)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不同信息使用者共同或类似的信息需求

由此可见,通用财务报告模式应用广泛的原因在于它对于报告单位,审计人员及监管者是经济的和实用的,而不在于它能更好的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和使用上也存在差别,不同性质的公司通过标准化财务报表披露的会计信息的充分性和相关性将打折扣

通用报告模式不可避免的忽略了这种多样性和差别性,从而既不能满足一般使用者的需求,可能给那些需求较少或需求不同信息的人带来信息超载的问题,也可能引起信息的单一化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