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文字语言汉语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联合国六种正式工作语言之一
汉语是中国汉民族的共同语
现代汉语有标准语(普通话)和方言之分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2000年10月3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定普通话为国家通用语言
现代汉语有标准语(普通话)和方言之分
汉语方言通常分为十大方言:官话方言、晋方言、吴方言、徽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赣方言、湘方言、平话土话
各方言区内又分布着若干次方言和许多种“土语”
其中使用人数最多的官话方言可分为东北官话、北京官话、冀鲁官话、胶辽官话、中原官话、兰银官话、江淮官话、西南官话八种次方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从语言的系属来看,我国56个民族使用的语言分别属于五大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岛语系、南亚语系和印欧语系
汉藏语系分为汉语和藏缅、苗瑶、壮侗三个语族
属于藏缅语族的有藏、嘉戎、门巴、仓拉、珞巴、羌、普米、独龙、景颇、彝、傈僳、哈尼、拉祜、白、纳西、基诺、怒苏、阿侬、柔若、土家、载瓦、阿昌等语言;属于苗瑶语族的有苗、布努、勉等语言;属于壮侗语族的有壮、布依、傣、侗、水、仫佬、毛南、拉珈、黎、仡佬等语言
阿尔泰语系分为蒙古、突厥、满—通古斯三个语族
属于蒙古语族的有蒙古、达斡尔、东乡、东部裕固、土、保安等语言;属于突厥语族的有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塔塔尔、撒拉、西部裕固、图佤等语言;属于满—通古斯语族的有满、锡伯、赫哲、鄂温克、鄂伦春等语言
属于南岛语系的是高山族诸语言,还有回族的回辉话
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的有佤、德昂、布朗、克木等语言
属于印欧语系的是属斯拉夫语族的俄语和属伊朗语族的塔吉克语
有些语言的系属尚未取得统一意见,如朝鲜语、京语等
据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名誉会长孙宏开教授介绍,有几种少数民族语言已经处于完全失去交际功能的状态,如满语、畲语、赫哲语、塔塔尔语等;有20%的语言已经濒危,如怒语、仡佬语、普米语、基诺语等;40%的语言已经显露濒危迹象或正在走向濒危
语言濒危是一种全球现象,但是却值得所有人关注
保护民族语言和抢救濒危语言就是为了保护多样性的民族文化,同时也是为了保障各民族成员的平等权利
这正如中国知名学者周海中教授曾经指出的那样:一些民族语言正面临着全球化、工业化、互联网等的冲击,正处于逐渐消失的危险,有关部门、机构以及语言学界都应该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措施来保护弱势的民族语言和抢救濒临灭绝的民族语言
这样既有利于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也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安定
根据2004年12月26日公布的“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范围涉及除港澳台外的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数据显示,1999年中国能用普通话进行交际的人口比例为53.06%,能用汉语方言进行交际的人口比例为86.38%,能用少数民族语言进行交际的人口比例为5.46%
平时书写时使用规范字的人口比例为95.25%
掌握汉语拼音的人口比例达到了68.32%
另据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2010年对河北、江苏、广西三省区的抽样调查,掌握普通话的人口约占本省区总人口的72.2%、70.7%和80.44%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