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沟通全面性教育中如何进行与沟通相关的教育幼儿园性教育中的相关教学内容根据联合国《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修订版)给出的学习目标,幼儿阶段关于沟通的性教育主要集中在表达感受和需求上上
北京师范大学刘文利教授主编的《珍爱生命——幼儿性健康教育绘本》(全9册)中,《我们的身体》《奇妙的感觉》《彩虹心情》《多彩的幸福》《好秘密,坏秘密》和《遵守规范的孙悟空》六册中都涉及与沟通相关的教育内容
《我们的身体》一册主要帮助幼儿表达需要和渴望(例如:在身体被别人触摸时表达自己的感受),并意识到身体被别人触摸时表达自己感受的重要性
在本册中,小美妈妈给小吉洗澡,肥皂泡迷住了小吉的眼睛,小吉马上告诉小美妈妈自己眼睛不舒服,希望用清水冲洗干净
小美的妈妈表扬了小吉,说:“小吉感到不舒服能马上说出来,特别好!”这个场景就是引导幼儿学会自信表达自己的感受,培养其表达和交流能力
很多儿童性侵害事件往往难以发现或难以被严肃处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儿童不能正确表达,一方面儿童对已经发生了什么理解不清,另一方面由于儿童害怕或其他原因等不能正确表达或不能及时与成年人交流
所以,鼓励儿童面对不舒服的感觉时,及时表达、准确表达至关重要
《奇妙的感觉》一册主要帮助幼儿能够在产生不舒服的感觉时学会将不好的感觉说出来,并告诉自己信任的人
《彩虹心情》一册主要帮助幼儿理解在不同情境下,有不同方式来表达各种情绪感受
幼儿将针对不同的情境,恰当地表达和交流自己的积极/消极情绪,并尊重他人的感受
幼儿还将理解和接纳他人对于自己的爱的不同表达,并对他人传达给自己的关爱表示感谢
《多彩的幸福》一册主要帮助幼儿学习与别人分享想法、学会求助、表达赞美,尊重不同的生活方式,并倾听他人选择的理由
《好秘密,坏秘密》一册主要帮助幼儿意识到遇到不舒服和困难可以向他人表达并寻求帮助
《遵守规范的孙悟空》一册主要帮助幼儿理解如何表达对同伴的爱,并学习尊重自己对同伴产生的好感,用适当的方式向同伴表示喜欢
小学性教育中的相关教学内容小学有关沟通的性教育不单纯局限于表达自己的感受与需求,而是逐渐开始从儿童生活的学校(但不限于学校)角度辐射出如何与他人交流、协商、倾听、表达与理解
以刘文利主编的读本为例,几乎每个年级的“生活与技能”单元中都有相关的内容
读本二年级“学会交流”主题中,通过“生活需要交流”“交流有多种方式”“交流让我们获益”三个知识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在不同场合需要和不同人交流;懂得人们是通过说话、写字、画画、表情和手势等多种方式进行交流的;理解有效的交流能达到消除误会、得到帮助、增进感情、分享信息等多种目的
三年级“学会协商”主题中,通过“生活需要协商”“协商的基础是尊重”“协商的技巧”三个知识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在生活的很多场合,人们需要协商;懂得协商的前提是相互尊重以及如何做到相互尊重;掌握协商的技巧
四年级“倾听、表达和理解”主题中,通过“认真倾听”“自信表达”“建立同理心”三个知识点的学习,学生能够学会如何认真地倾听;练习怎样自信地表达;懂得站在他人的立场理解他人的感受、体会他人的情绪并妥善处理问题
五年级“学会拒绝”主题中,通过“坚定地说‘不’”“给出说‘不’的理由”“保证自己的言行一致”“向可信赖的成年人求助”四个知识点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各种方式说“不”;给出“不”的充分理由;保持“不”的坚定立场;掌握求助的具体办法
可以看出,在“交流、拒绝和协商”这一主题下,希望儿童学会表达和倾听,学会拒绝——传统的教育告诉我们要礼貌,要接纳,不能挑战“权威”,说“不”的教育往往被忽略
说“不”是一种勇气,是一种智慧,更是面对危险场景能够察觉和阻断危险的能力
这种能力通过长期训练是可以具备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培养儿童这方面的能力,让儿童懂得自己有发声的权利,有自我保护和受到保护的需求
特别是当儿童面对比他更有“权威”更有“地位”的人,这样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为什么我们认为预防儿童性侵害的教育一定不仅仅是让儿童知道自己的隐私部位不能让别人触摸,这背后还有很多权利的教育、性别平等的教育、身体尊严的教育、生活技能的培养,而所有这些一定不是一节课或一个讲座可以完成的,必须是从小的、系统的、循序渐进的、长期的教育才能够得以完成
初中性教育中的相关教学内容初中阶段的性教育则是在小学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语言沟通”的要点
在了解交流、协商与理解的基础上,初中生需学习如何维持良好的沟通方式,灵活运用沟通技能并有效寻求支持与帮助
同时,在初中阶段沟通技能也经常会和“性决策”、“同伴影响”和“媒介中的虚假形象”等话题共同被提及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