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影学院曲折发展

北京电影学院曲折发展1958年8月,文化部批准建立北京电影学院实验电影制片厂

1959年,增设了电影美术系,本科五年制

并进行了招生

1960年,文化部决定新成立的北京电影工程学院的电声、化工、机械三个专业班的新生及教工全部转人电影学院,建立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工程系

1961年,建立电影文学系,由文化部文化学院转来二年级15名学生学习电影编剧和电影艺术理论,于九月初开学

1963年,上海电影专科学校撤消后,美术系在校学生转入北京电影学院电影美术系(美61届)继续学习

从1960年到1965年,由实验电影制片厂组织的本科生各届毕业班摄制的联合毕业作业,短故事片20部、71本,纪录片多部

其中《穿山巨龙》、《大木匠》、《父子俩》三部短故事片、《高炉电花》、《装卸之歌》二部纪录片曾在中国国内发行上映

这一时期,教学对象主流是本科系各专业,但仍坚持着为电影事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在职干部

1959年曾建立过短训部,为各电影制片厂培训了“新闻编导”、“新闻摄影”、“录音”、“洗印”四个专业的学员273名;这一年还举办了表演师资进修班,聘请苏联表演艺术家尼·潘可娃来校任教,1960年8月表演师资进修班结业,演出了苏联话剧《乐观的悲剧》

摄影系举办了“电视摄影干部短训班”、“科教电影摄影短训班”,导演系举办了“科教影片导演进修班”,工程系举办了“放映师范专修班”

作为教学改革的一项措施,1960年表演系试招收了一届初中毕业生的六年一贯制的两个教学班

从1960年开始,学院摄影系先后接受了越南、柬埔寨、阿尔及利亚、印度尼西亚派来的学习电影摄影的留学生,导演系也接受了阿尔及利亚的留学生

1959年3月,北京电影学院接受中共北京市委的委托,由学院实验电影制片厂摄制定期的新闻杂志片《北京新闻》

与此同时,还摄制了《建设密云水库》及北京工业、北京农业等方面的大型纪录片多部

《北京新闻》于1960年被评为北京市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

到1962年秋共发行了63期,由于电影胶片进口锐减,市委决定暂停摄制

六十年代初期,课程设置加强了史论课的建设,增设了《中国电影史》、《外国电影史》、《艺术概论》,制定了《学生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

1966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电影教育完全陷于瘫痪

1970年5月,全体教职工下放部队农场劳动,接着又把全部校舍房屋、设备、影片资料、图书移交出去,电影学院被扫地出门

1973年,北京电影学院被改为中央五七艺术大学电影学校

面对重创,师生们在北京昌平沙河的朱辛庄内进行着教学

 这一时期,电影学校在压力下先后招收了“工农兵学员”的大专、中专、进修班等22个专业班

“四人帮”被粉碎后,1977年经国务院批准又恢复了原建制北京电影学院

文化部为迅速重建北京电影学院,1978年3月建立了由副部长王阑西任组长,卢梦、钟敬之、申伸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拨乱反正,恢复了导演、表演、摄影、美术、录音五个系本科的招生,文学系先以举办进修班主逐步恢复本科招生

举办表演师资进修班,各系并举办干部专修班

为给民族地区培养电影干部,1981年招收了新疆、内蒙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表演、摄影、美术、录音四个专业的本科班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