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历史沿革1921年

安徽师范大学历史沿革1921年,皖籍名流陈独秀、胡适、陶行知等极力倡导筹建安徽大学

同年7月,蔡晓舟为首组成“安徽大学期成会”,开展筹建工作

1922年3月20日,时任安徽省长许世英支持成立了“安徽大学筹备处”,后因军阀斗争筹备工作历三年无果而辍

1927年9月,省政府于安庆市成立“安徽大学筹备委员会”,先后召开了29次常务会议和九次全体会议,由筹备委员会推定刘文典先生为预科筹备主任, 韩安先生为农学院筹备主任, 吴承宗先生为工学院筹备主任

 1928年4月10日,安徽大学完成筹备,预科班正式开学,142名学生(分为社会科学班和自然科学班)在安庆菱湖百子桥原法政专门学校礼堂举行了开学典礼,这一天即为学校的诞生日,标志着安徽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同年8月,设立“文法学院”,院内设立四系:中国文学系、教育学系、政治经济学系、法律系,开始招收本科学生,学制四年;10月,96名本科新生入校(中文19人,教育20人,外语2人,法律32人,政治15人,经济8人)

不久,工学院亦告成立,但当时考试合格录取的新生仅3名,无法独立开班(后转入理学院物理系)

刘文典以文法学院院长兼预科主任主持校务,代行校长职权,因保护学生顶撞了蒋介石,于1928年12月被免职

此后,学校又经历了程天放、王星拱、杨亮功、何鲁、程演生、傅铜、李顺卿等多位校长的主政

  1929年2月,学校拆文法学院为文学院和法学院,文学院设中文、外语、教育三系;法学院设政治、经济、法律三系;同年9月,学校成立理学院,正式招收数学、化学、物理三系理科新生

1930年遵照国民政府教育部令,将学校正式定名为“安徽省立安徽大学”

著名学者如郁达夫、苏雪林、陈望道、姚永朴、陶因、丁绪贤、周予同、吕思勉、章益、周建人、朱湘、冯沅君、陆侃如、刘大杰等曾受聘来校任教

1930年秋,学校在理学院又设立了生物系招收生物专业新生,这时学校形成三院10系的办学规模,学生人数由1929年的131人增至379人

1935年,学校增设了农学院,开始招收农艺、农业经济专业学生

从1932届至1937届,学校先后培养本科毕业生557人

 1938年6月,因日军深入皖省,原省会安庆沦陷,省立安徽大学被迫西迁,辗转湖北、湖南等地

后因教育部考虑内迁大西南的学校过多,无足够生源就学,决定省立安徽大学停办,现有学生并入武汉大学

1939年夏,校长汪洪法向省政府办理了移交手续,学校停办

 1940年春,省政府决议筹办安徽建设学院,次年2月会商于教育部

后教育部经同意,筹建临时政治学院

1941年8月,安徽省立临时政治学院正式成立,校址设在立煌县(今金寨县)

10月,学院开学,新生入校

学院设文史、教育、政经、法律四系,学制一年,主要培养抗战所需要的干部

   1942年秋季,学院改为安徽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学制三年,设中文、史地、教育、数理、外文五科,培养中学教师

 1943年7月,学校改为安徽省立安徽学院,分中文、史地、政经、法律四系,及教育、数理、艺术、体育、会计五科

省立安徽学院是当时安徽省内唯一的一所高等学校

1944年,省立安徽学院在休宁万安镇的徽州中学旧址创设皖南分院,设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农林三系,银行、会计两个专修科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安徽学院迁合肥临河集办学

1946年9月,程演生提出将安徽学院迁到芜湖办学的报告获得省政府同意

省立安大经皖籍学者多方努力并报教育部批准,也开始复校,并改“省立”为“国立”,是为国立安徽大学

新学期开学时,程演生带领除转去国立安大的全体安徽学院学生和教职员工,从合肥搬迁到芜湖,定址赭山南麓

安徽学院在休宁万安镇的皖南分院的师生也同时迁到芜湖,与学院总部合并一处

 1946年1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决定:聘朱光潜、陶因、高一涵、叶元龙、杨亮功、程演生等12人为国立安徽大学筹备委员会委员,朱光潜为主任委员,陶因为委员兼秘书,负责复校事宜

至4月,朱光潜坚辞不就,教育部改陶因为筹委会主任委员

4月20日,在南京教育部会议室召开了第一次筹委会会议,教育部次长巢县人杭立武出席并致词

会议决定:“国立安徽大学”在安庆原校址复校

5月5日,筹委会由南京迁至安庆办公

6月正式接收校舍,并添建教授住宅及办学设施,组建机构、聘请师资

9月30日,教育部正式任命陶因为校长

11月6日,陶因启用“国立安徽大学关防”(即校印,现藏于安徽师范大学档案馆)和校长印鉴

11月11日,国立安徽大学举行了开学典礼,陶因作了《本大学创立经过》的报告

复校后的国立安徽大学设文学院、法学院、理学院、农学院四院,内含中文、外语、历史、教育、政治、经济、法律、数学、物理、化学、教育、农艺、森林12个系,后又增设园艺系及茶叶专修科

 1947年上期,国立安徽大学有教职员工307人,学生1100余人

1948年6月,陶因辞职,教育部改任原省立安大校长杨亮功为校长

194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派首席军代表荆树鸿、副代表黎洪模等来安庆接管了国立安徽大学

12月,国立安徽大学成建制迁至芜湖,与安徽学院合并,成立新的安徽大学;同月,学校正式成立校务委员会,许杰任主任委员

共设文艺(内分中文组、外语组、艺术组)、历史、教育、法律、经济、数学、物理、化学、园艺、农艺、森林、土木工程12个系,另办有中文、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森林、艺术专修科及师资训练班

1950年10月,安徽大学印信正式启用

 1952年5月,学校首设党委,项南为校党委书记,许杰为校长

1953年,调整后的安徽大学由四院改为二院:师范学院、农学院

1954年,国立安徽大学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决定和华东行政委员会高教局通知决定:撤销安徽大学校名和建制,其所属农学院、师范学院分别独立为安徽农学院(今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师范学院

同年9月,农学院迁合肥独立建校,安徽师范学院承袭安徽大学的所有财产、图书、物品、人事等在芜湖赭山南麓继续办学

1958年,将芜湖安徽师范学院的中文、历史等文科专业调到合肥师范专科学校组建“合肥师范学院”

1960年,经教育部批准,合肥师范学院更名为皖南大学(刘少奇同志题写校名)

 1970年,省委决定将合肥师范学院的校园让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而将合肥师范学院整体迁到芜湖与安徽工农大学合并,这样,原来从芜湖迁合肥的中文、历史等文科专业又重新回归母体,安徽工农大学成为全省文、理、艺、体最为齐全的综合性大学

 1972年,经国务院批准,安徽师范学院正式定名为安徽师范大学(郭沫若同志题写校名)

2005年,芜湖师范专科学校整体并入安徽师范大学

2012年,安徽师范大学成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进入继985工程、211工程后国家第三次重点高校建设工程行列

 2013年,安徽师范大学成为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

 2013年,学校成为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立项建设高校

2013年5月,学校入选首批民政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同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4年12月,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承担高校

 2018年11月,安徽师范大学入选教育部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2019年4月,安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揭牌,是安徽省高教系统设立的首家学前教育学院

8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2021年1月7日,记者向安徽师范大学、肥西县教育局、肥西师范学校多方求证得知,安徽师范大学已经与合肥市人民政府达成合作意向,拟将肥西师范学校成建制并入安徽师范大学,建为安徽师范大学合肥校区

 5月,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正式揭牌

 2022年2月,安徽师范大学合肥校区正式启动采购

 2022年7月,安徽师范大学合肥校区二期工程竣工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