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清末时期三江、两江师范学堂建立学堂自1902年筹建,至1912年停办,历时近十年,尤其是在李瑞清主持校政后,亲赴日本考察教育,回国后为学堂办了许多实事,使两江师范学堂规模得到较大发展,在校学生达千余人
李瑞清的办学宗旨是:视教育若生命,学校若家庭,学生为子弟,始终不渝
他亲自书写校训:“嚼得菜根,做得大事
”在他主持下,学堂重视科学、国学、艺术,不仅延聘中外知名教师来校任教,还重视开设技能学科和实验,为学堂购置农场百余亩,耕牛数十头,供农学博物科学生实地试验之用;设置画室及工场等设备,供图画手工科学生使用;购置仪器、药品,设实验室,供理化科学生实验用
该学堂学生考试成绩为江南各高等学校之冠
为江南三省培养了第一批优秀中、小学教师
知名生物学家秉志、国学大师胡小石、陈中凡等就是两江师范学堂早期毕业生中的佼佼者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创建1912年,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后,即推举教育家蔡元培为临时政府教育总长
他就任后,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教育的主张,颁布了诸多教育法令
江苏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校长贾丰臻等联合上书教育部和省公署,建议早日在南京筹建高等师范学校,以培养中等学校师资
据1914年8月30日,《江苏巡按使韩国钧委任江谦(原江苏教育司司长)为校长筹备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文》记载:“就任两江优级师范学校校舍,详加察勘,能否修葺一部分,勉应目前之用
”“务尽本学年筹备完竣,以便定期开校”
不久,韩国钧调赴安徽,江谦未到任
继任江苏巡按使齐耀琳到职后,重申前任已定计划,复经教育部批准,正式任命江谦为校长,并令其迅速到省筹备一切,以便如期开学
在《江苏巡按使齐耀琳饬江谦筹备开学文》中,进一步明确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办学宗旨“高等师范学校一方培养中等学校师资, 一方并为中等学校学生推广升学之途,关系全省教育根本
”江谦遂于1月17日到宁,18日即前往原两江师范学堂,勘察校舍,筹划修葺教室等事宜开办初,南高师筹备处设在省议会内
1915年1月29日迁入两江师范学堂旧址
江谦任职后,即延聘留美博士郭秉文来校任教务主任,聘留美教育学士陈容为学监主任
并聘前教育部视学袁希涛、省教育会副会长黄炎培、省教育会会长沈恩孚为评议员,为筹划创办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集思广益,商讨办学事项
南高师在江谦校长的筹划和全体筹备人员的努力下,于1915年夏,所需修葺添置事项相继完成,任课教师先后受聘到校
并拟定了《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简章》以及《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招考简章》
遂于1915年8月11日公开招考
报考学生共有534人,来自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广东、四川、贵州等省,其中江苏考生最多
首届招生共录取126人,实到110人
于9月10日开学上课,9月18日举行开校礼式,邀请省长齐耀琳等地方官员莅临学校,参加典礼
至此,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正式成立
到1921年时,南高师的教师,已有102人,其中教授55人,外籍教授3人,教授占教师总数的56.8%,教师中曾在中国国内外留学的有30多人
其中有许多长期从事师范教育的知名教授,如陶行知、陈鹤琴、陈中凡、徐则陵(养秋)、张士一等
1920年4月7日,郭秉文校长在南高师校务会议上提出,就南高师校址及南洋劝业会旧址建立一所国立大学的议案,得到与会者一致赞同
随即着手筹备
12月7日,国务会议通过,在南京建立国立东南大学
12月15日,东南大学筹备处正式成立
1921年8月24日至26日东南大学、南高师同时招生,东南大学招收新生130人,南高师招收新生119人
1922年南高师停止招生,其最后一批学生17人,于1926年毕业
东南大学教育科是在南高师的教育专修科、体育专修科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始设教育、心理、体育三系,1924年增设乡村教育系,以训练研究人才,培养师资及教育行政人员为宗旨,学制四年
教育科主任先为陶行知,1923年后由徐则陵(养秋)继任;教育系主任由徐则陵兼任;心理系主任系陆志韦教授;体育系主任系美籍教授饶冰士
全科教师34人,其中曾获中国国内外博、硕士学位的有13人,本国教授17人,外籍教授2人,师资力量十分雄厚
知名教授有徐则陵、陈鹤琴、陶行知、陆志韦、郑宗海、孟宪承等
1925年1月至1927年4月,东南大学在北洋政府的命令下,曾三易校长,引发了风潮,持续三年之久
最终因正局动乱,被迫停办
1927年5月16日,国民政府教育行政委员会派员来校接收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