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民国时期国立中央大学1. 国立中央大学的创建1927年4月,国民政府定都南京
6月9日,教育行政委员会仿法国教育制度,颁行大学区制,江苏、浙江两省先试行
以国立东南大学为基础,将江苏的河海工科大学、政法大学、医科大学、南京工业专门学校、南京农业学校、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和上海商科大学、上海商业专门学校等九所高校与主持江苏省教育行政之教育厅合组成国立第四中山大学
8月,奉中山大学区行政院令,省立第四师范附设的艺术专修科,归入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教育学院(原国立东南大学教育科)
教育学院设教育学系、师资科及附设教育各专科(体育专修科、艺术专修科,军事教育科),院长为郑宗海
1928年2月10日,国民政府大学院大学委员会议决,将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改名国立江苏大学,并兼负江苏教育行政职能
更名江苏大学后,受到全校师生普遍反对,引起罢课等风潮
5月16日,依照大学院大学委员会议决,将江苏大学改称为国立中央大学,仍兼负教育行政职能
1928年10月23日,国民政府令改大学院为教育部
1929年7月5日,教育部令,停止“大学区制”,中央大学区限于年底停止
自此,中央大学为纯学术机关,不兼负教育行政职能
2. 抗日救国运动中的解散与整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大进步师生在南京地下党的组织和领导下,发动抗日救国运动,抗议国民党政府坚持内战,对日本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
12月17日,全国各地来南京学生近万人联合举行总示威游行,中大有1000余名学生参加,遭到残酷镇压,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珍珠桥惨案"
1931年底,中大校长朱家骅引咎辞职
1932年,中大数次发生更易校长遭到学生强烈反对甚至驱逐校长的风波;同时,由于政府拖欠学校教工三个多月工资,引起教工强烈不满,中大教师组织“中大经费独立运动委员会”,向教育部索付欠薪
上述这些事件触怒了当时任教育部长的朱家骅,在国民党中央的支持下,于同年6月底,训令中央大学暂行解散,学生全部离校,听候甄别
7月2日教育部派接收委员4人到校接收
6日成立中央大学整理委员会,整理校务
8月26日国民党政府任命罗家伦为中大校长
9月10日中大举行甄别学生考试,开除学生19名
10月11日,中大学生全部返校上课
3. 重建中大后的教育学院罗家伦就任中大校长后,就宣布他的治校方针是“安定、充实、发展”
他认定这三个目标去开展各项工作,使中大在国难深重之际有所发展
根据中大整理委员会议决,将教育学院的教育原理、教育心理、教育行政、教育社会4个系改并为教育学系
自1933年起另设师资专修科,凡各学院毕业学生有志中等学校教员者,得在教育学系肄业一年,修习特定科目后,由学校给予证明
原有艺术教育科、艺术专修科改并为艺术科
体育专修科并入体育科
卫生教育专修科改为卫生教育科,学制由二年改为四年
理学院心理系与教育学院、教育心理系合并为心理学系,隶属教育学院
1933年3月,校务会议议决:彻底修建中央大学最旧之建筑南高院,为教育学院加建教室及实验室;同年6月,又经校务会议决定,改建梅庵,为教育学院艺术科音乐组教学用
1934年2月25日,校务会议议决,核准教育学院试办教育实验所
5月,开办中等学校理科教员暑期讲习班
1936年6月,教育学院教育实验所主持中学英语测验结束,历时4年,遍及10余省
接着,又开始研究高中数理化测试问题
有专任教授、副教授21人,兼任7人;专任讲师9人,兼任3人;助教20人,合计教员60人
此外,教育学院附属幼稚园、小学、中学实验学校也有了扩充,有教员76人,助教4人
4. 抗战期间西迁重庆后的师范学院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和淞沪战争爆发后,战火逼近南京,中央大学连续四次遭敌机轰炸,学校损失惨重
为此,中大决定西迁重庆,附属实验学校迁安徽屯溪
同年12月1日,中大在重庆沙坪坝新址开学
此时,教育学院设有教育学系、心理学系、体育科、卫生教育科、艺术科
1938年8月,奉教育部令,中央大学教育学院改为师范学院
附属学校由安徽屯溪迁至贵阳
至1941年8月师范学院接受重庆青木关第十四中学为中大附中,原附属实验学校归贵阳
教育学院更名为师范学院后,除保留原教育学院系科外,增设国文、英语、史地、数学、理化、体育和公民训育7个系
1939年5月,教育部长陈立夫视察中大,提出要师范学院筹建童子军专修科
至8月,师范学院已设有10个系、3个专修科
即:教育、公民训育、国文、英语、史地、数学、理化、博物、体育、艺术等系以及体育、史地、童子军等专修科
原心理学系改属理学院
1944年9月
师范学院研究所,除原有心理学部外,增设教育学部
1945年7月14日,增设艺术学部
1945年8月1日,为了在课程开设和师资上,节省人力、物力,经校行政会议通过,对师范学院一部分系科进行改并
公民训育系并入教育系;童子军专修科并入体育系;国文系并入文学院中国文学系;英语系并入文学院外国语文系;史地系分别并入文学院历史、地理系;数学系并入理学院数学系;理化系分别并入理学院物理、化学系;博物系分别并入理学院生物、博物系
至此,师范学院只保留教育、艺术、体育三系和附设体育专修科,此一体制一直延续到复员南京后
师范学院从1938年至1945年,共四届毕业生,输送中等教育人才约500人,高级研究人才(研究生)10人,为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
自1937年至1945年,中央大学西迁重庆后,在办学条件,生活条件十分艰难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教学科研,在学科设置,师资队伍及学校规模等方面都有了较快的的发展
5. 抗战胜利复员南京后的师范学院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胜利
9月,中央大学成立复员计划委员会
吴有训校长为主任委员
师范学院体育系主任江良规、教育系教授胡家健为副主任委员
经过几个月的筹划,于1946年5月,全校师生分八批,分乘水陆空各种运输工具,返回南京
最后一批于7月底到达
图书仪器设备等在10月中旬陆续返回
10月,原附属实验学校由贵阳迁回南京三牌楼,为中央大学师范学院附中,由教育系彭百川教授出任校长
1946年11月1日,中央大学复员就绪,开学上课
师范学院设3个系、1个专修科
教育学系主任徐则陵(养秋);体育系主任江良规;艺术系主任吕斯百,分绘画、音乐组;体育专修科主任由江良规兼任;师范学院院长为罗廷光(炳之)
师范学院各系,除体育系在体育馆,艺术系的音乐组在梅庵外,其余各教研室、教室、绘画室等均在南高院
共有学生377人;教师82人,其中教授32人,副教授12人,讲师12人,助教23人,兼任教授3人
1947年3月,奉教育部令,师范学院设置管训部
聘教育系教授赵冕为主任
但因管训部之具体办法教育部迄未颁布,遂先成立师范生指导委员会,代替管训部之组织
同年,师范学院院长罗廷光(炳之)辞职,由徐养秋(则陵)继任
金陵女子文理学院1911年冬至1912年初,美国8个传教会在上海聚集一堂,制定在长江流域开办一所女子大学的计划,并向在这个地区工作的传教士发出倡议
1913年夏,由美国北长老会,北浸礼会,南、北卫理公会,基督会等各选3人,组成校董会,是年11月13日,校董会公推北长老会代表德本康夫人为扬子江流域妇女联合大学校长
1914年11月教会的管理董事会正式通过以金陵女子大学名称代替扬子江流域妇女联合大学名称
1915年9月,金女大租用南京绣花巷李氏宅院为临时校址,招生开学
创建初校内设文、理两科
1919年6月,金女大有了校徽、校歌、校色(紫色)、格言(厚生)
同年夏,德本康夫人去美国筹集建校基金,于1921年在陶谷(宁海路南端西侧)购地建校(今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
1923年7月学校迁入新址
1924年秋,校内设英文、历史、社会学、数理、化学、生物、体育、医预科等9个系科
同时添设附属实验中学,作为毕业生实习教学场所
1927年增设国文系
1928年,德本康夫人辞去校长职务,校董会推选金女大首届毕业生、留美获博士学位的吴贻芳为校长
1930年12月,金女大立案照准后,改名为金陵女子文理学院
抗日战争爆发后,分散在上海、武汉、成都三地办学
1938年1月集中迁至四川成都华西坝
1939年添设家政系
抗战胜利后,于1946年9月在南京原址招生开学
至1950年,全校设系科为:中文系、外文系、社会学及社会工作系、历史系、音乐系、体育系(体育专修科)、生物系、化学系、家政系(1951年初改为儿童福利系)、地理系、托儿工作专修科、医预科、护预科
在校生达223人
金女院累计毕业生达994人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