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东大学教学建设质量工程截至2017年2月,该校建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师教育基地、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级卓越工程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5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56门省级精品课程和3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汉语言、历史学、化学、生物科学、汉语言文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数字化语言文学
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中国近现代史
省级品牌专业(15个):英语等
省级特色专业(14个):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地理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物理学、应用心理学
省级教学团队(5个):中国近现代史、现代汉语、教师教育、有机化学、应用物理
省级精品课程(56门):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遥感概论、有机化学、英美报刊选读、动物学、田径、基础和声学、发展心理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地球科学基础、中文信息处理、计算机科学技术导论、教育学、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学、有机化学实验、高等有机化学、有机合成、波谱分析、动物学试验、人体解剖生理学、动物学野外实习、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原理、词汇语义学、普通话语音、现代汉语词汇、现代汉语修辞学、地貌学、气候水文学、生物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原理等
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欧美语言学、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际化应用型软件服务外包、语言与文学艺术产业
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3个):交通运输、生物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省级骨干学科教学实验中心(23个):生物学、化学等
教学成果2015年10月学校官方公布数据显示,该校在近两届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评审中,共获奖27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1项(参与)、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7项
多年来,学生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一次性过线率均在70%以上,全省计算机应用能力统考一次性通过率均在93%以上,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研录取率均在30%以上,毕业生年底就业率一直保持在85%以上
2007年,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被教育部评为“优秀”
学生在“挑战杯”等各级各类科技文化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励1383项
其中获得2013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2013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中国公开赛两项亚军
合作交流2015年10月学校官方公布数据显示,该校是原国家教委首批公布的具有接收外国留学生资格的200所高校之一,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孔子学院(国家汉办)奖学金”和“山东省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受院校,同时也是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批准的汉语水平考试(HSK)考点和商务汉语水平考试(BCT)考点院校
学校还是山东省首个“来华留学预科教育基地”和首个“汉语国际推广研究中心”
近年来,先后与韩、日、美、俄、澳、加、法等国家的90多所大学或机构建立了友好交流合作关系,在联合办学、师生互派、文化学术交流、共同举办国际会议等方面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
与韩国蔚山大学合作设立蔚山船舶与海洋学院;与法国昂热大学、西部天主教大学合建卢瓦尔孔子学院;与韩国南部大学共建“世宗学堂”
与韩国、美国等国家的高校联合举办3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国外多所大学合开展“2+2”、“3+1”、“7+1”和“3+2”等模式的学生联合培养项目 ,成为烟威地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学校
2015年培养来华留学生966人次,近年来共培养外国留学生1万余名
校友成就截至2015年10月,该校的毕业生中,既有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院士、东方语言研究所所长袁博平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齐鲁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王志民教授等一批知名学者,也有在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担任重要职务的领导干部,还有在商界取得骄人业绩的企业名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走出了以国际知名作家、山东省作协主席张炜为代表的饮誉文坛的“鲁大作家群”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