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草创奠基1920年冬

复旦大学草创奠基1920年冬,在江湾建造校舍,至1922年落成

计有教室楼一座,名简公堂(今复旦博物馆);办公楼一座,名奕柱堂(1929年增添两翼,改作图书馆,今校史馆所在地);第一学生宿舍(抗日战争中毁于炮火,今相辉堂址)一座;教师宿舍一栋(已毁)

1922年4月,大学部迁址江湾;中学部则留徐家汇原址,称私立复旦大学附属中学

1923年,金通尹教授倡议在理科设立土木工程系,内部分为道路、桥梁、建筑等

该年秋,复旦在郭任远教授建议下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心理学院,并开始招收研究生

 1924年,复旦学生为841人,教职员58人

1925年,五卅惨案爆发,复旦学子自动组织义勇军,积极训练,准备投笔从戎

1925年8月,复旦由北洋政府教育部准予立案

 1929年,复旦大学进行系科改组,增设新闻系、市政系、法律系、教育系,其时全校共有17个系,分属文、理、法、商四个学院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复旦在李登辉校长主持下,召集全校师生开声讨大会,并成立军事训练委员会,加强对学生的军事训练

复旦同学在李校长的支持下,三次去南京向国民党政府请愿,要求出兵抗日

11月20日,复旦一百多同学组织“义勇军”,参加十九路军抗日,被分配担任后勤、宣传、教育等工作

战争期间,复旦大学迁至徐家汇的附中继续上课

1935年华北事变后,北平学生发动了“一二·九”运动,复旦同学立即响应,到上海市政府请愿,反对华北自治

后又云集火车站准备赴南京请愿

蒋介石打电报给李登辉,李校长被迫去火车站劝阻学生,被同学们谢绝

由于国民党当局的阻扰,复旦学生自己开火车准备去南京请愿,但是铁轨又被破坏

“我们修

”同学们修复铁路后在无锡被阻拦

国民党用武力将同学押解回沪

但京沪铁路中断四天,引起了国际的重视,反响很大

1936年3月25日凌晨,上海市军警当局包围复旦大学,并从校外宿舍逮捕学生救国会干部七人

下午,军警又冲入校内,殴打师生,学生有力反抗,将军警逐出校外

军警在校外开枪,误杀警察一人,反诬学生所为

26日上午,军警进校搜捕,结果一无所获

李登辉校长强烈抗议国民党的暴行,29日召开临时校董会,会后前往责问上海市长吴铁城

吴承认发布复旦学生枪杀警察的新闻是错误的,保证以后决不派警入校搜查

上海各界救国会也发表宣言,抗议军警围捕复旦学生

在各方面的反对和抗议下,国民党不得不将全体被捕学生释放,斗争取得了完全胜利

下半年,李登辉校长在国民党当局的阴谋下被迫离职,吴南轩继任

吴南轩到任后,复旦爱国学生遭迫害,救亡运动被扼杀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