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逸夫博物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逸夫博物馆的前身是北京地质学院博物馆,1982年在武汉重建
2001年,中国地质大学获邵逸夫基金资助,建设新博物馆大楼,新馆总投资5000余万元,于2003年落成,2005年4月正式对外开放
新建后的博物馆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陈列展示面积近五千平方米,是中南五省最大的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也是中国内地高校规模最大的博物馆
2006年11月,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4A级风景旅游区,使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成为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高校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逸夫博物馆馆藏各类地质标本达3万余件,其中珍贵罕见的馆藏珍品近3000件,包括体长10.5米、体高6.1米的恐龙化石珍品——黑龙江满洲龙化石;长度和完整程度在世界上位居第一的鱼龙化石之王——梁氏关岭鱼龙化石;面积达15平方米的世界最大的海百合化石等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