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专业电工实习指导

机械专业电工实习指导学生熟悉电工常用工具、仪表及其正确使用方法;掌握室内照明线路、简单动力线路安装、维修的基本方法;熟悉常见导线和绝缘体材料、灯具、开关及熔断器等的类型与选用

了解安全用电知识和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大作业(1周)本环节是《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的配套实训

通过对动手操作与示范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常用测量器具的使用方法,掌握尺寸测量、角度和锥度测量、表面粗糙度的测量、形状和位置误差的测量、普通螺纹联接及齿轮的测量等方法

初步认识气动、电动量仪测量,三坐标测量机测量等方法

机械零件课程设计(90学时)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本课程及先修课程的知识,使学生系统地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获得独立设计完整的简单机械或部件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正确的设计方法,树立正确的设计思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电气控制线路安装调试(30学时)该环节与电气技术课程配套

学生独立完成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与故障排除

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30学时)要求运用所学的机械制造工艺知识,进行机械零件制造工艺的制定,训练学生根据实际加工条件,正确编制机械零件加工工艺的能力

机床夹具设计(30学时)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应用工艺、工装基本理论和实际知识,独立设计一般复杂程度夹具的基本能力,并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制图及使用各种资料的能力

机床拆、装、调(30学时)指导学生了解机床装配与拆卸的工艺过程和方法,动手拆卸和装配机床部件,掌握常用拆装工具的使用,保证装配质量的技术措施

数控机床实习(30学时)指导学生熟悉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的组成,各部分的名称、作用、编程功能指令和操作方法,使学生初步掌握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编制、操作和调整机床的方法

单片机原理课程设计(30学时)选择具有检测或控制的应用课题,指导学生独立完成总体设计和部分硬件、软件模块的设计,并进行模拟调试,培养学生初步掌握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应用能力

课程设计单独考核,考核成绩列入成绩册

岗前培训(510学时)为取得两种等级证书打好基础,进行为期3周的岗前培训,以期缩短上岗适应期

公益劳动与机动(150学时)为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每学期安排一周的公益劳动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