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法学院

河南大学法学院学校简介法学院拥有一批学识渊博、治学严谨,教学与科研并重的专家、学者和教授,现有教职工70人,专任教师55人,教授8人,占教师的14.5%,副教授18人(不包括校聘),占32.7%,博士学位者30人,占54.5%

各学科学术带头人多次受邀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

学院先后有11名博士受国家留学基金或海外基金组织的资助,在国外留学或做访问学者

本科教育方面:1985年招收法律专科,1986年开设法学专业本科教育

1996年后曾设法学与经济法两个本科专业,1999年并为法学专业

在生源上,法学专业文理兼收,并于2011年开始招收法学专业本硕连读生

在课程设置上,学院设置了思想道德修养、大学英语、大学体育等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与选修课;专业必修课包括法理学、宪法学、逻辑学、中国法制史、外国法制史、行政法学、行政诉讼法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商法总论、知识产权法学、环境资源法学、司法文书、国际法、国际诉讼法、国际经济法和经济法学共19门基础的法律学科,选修课主要包括中国司法制度、刑事侦查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等

在本科教学中,学院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与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现实问题

充分利用模拟法庭、庭审观摩、社区法律服务、暑期社会实践等锻炼法学本科学生实践能力

研究生教育方面:学院现拥有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涵盖了法理学、法律史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国际法学、环境与资源法学等二级学科各专业,同时拥有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目前,全日制在校研究生近300人,在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近200人

学院现有研究生导师32人,其中学院专职导师22人,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兼职导师6人,另外还从司法实务部门遴选了一批职业导师

学校和学院日益重视研究生培养,在扩大招生规模以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加大人才引进和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力度,并建立健全了研究生培养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研究生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法学院教学科研条件良好,管理机制健全

学院图书资料室拥有种类齐全并且不断更新的中外文法学图书资料,藏有专业类书籍达20000余册,订阅法学研究类、法规类、实践类专业期刊110种,国家级、省级综合性社科期刊和重点大学人文社科学报38种,报纸20余种

同时,由法学院本科、研究生主办的《法政季刊》、《正义之光》期刊以及本科生的《河大法律人》报受到校内外的好评,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法学院的学生还建有“河南大学法学院研究生信息网”、“正义之光”、“河南大学法律服务中心”等博客、网站作为学术与实践活动的交流平台

法学院学术氛围浓郁,科研成果突出

近五年,学院师生共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在法学权威级重点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篇,在CSSCI来源期刊发表78篇;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社科项目10项;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奖励8项

法律史学和诉讼法学等学科方向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河南省处于领先地位

吴祖谋先生主编的《法学概论》,不仅是建国以后公开发行的第一本法学概论教材,而且是高校法学统编教材发行量最大的一本,并获得国家教委第二届普通高等学校全国优秀教材奖及河南省教委高等学校优秀教材特等奖,至今已发行超过600万册,在全国法学界有着巨大的影响

陈景良教授所进行的宋代司法传统研究已在国内外居于领先地位,同时,他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唐宋社会变动与法律变化研究》及国家社科项目《宋代司法中的理性与经验》,在国内同类研究中具有创新价值,亦有填补空白的意义

王明锁教授是较早研究和主张开设《知识产权法》课程的专家,主编出版的《知识产权法》和独著的《票据法学》,均在国内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中国民商立法研究中,所提出的民商真正合一、中国民商法典六分制体系以及他物权新体系等重要观点在国内外学术界都具有重大创新性

法学院多年来始终注重学术交流与合作

建院以来,每年都邀请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等单位的资深学者与法律实务界名流来院授课讲学,如陈光中、江平、江伟、高铭暄、赵秉志、梁慧星、孙宪忠、漆多俊、贺卫方、齐文远、刘仁文等都曾被邀来讲学,或作兼职教授

台湾大学林端教授为我院研究生讲授《法律社会学》课程,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张少瑜教授讲授《法律史文献学》、《兵家法的思想研究》等课程,对我院研究生的教学起到了促进作用

同时,学院与河南省人民检察院、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不仅聘请实务界名流来院讲学交流,还与实务部门专家合作,共同解决河南省重大司法实务难题,进一步突出理论研究的实践性和实用性

河南大学法学院始终以社会的繁荣发展,民主法治的进步为己任,秉承“法天立极,会通中西”的院训,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众多法律人才,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提供智力文化成果,取得了可喜业绩

今日的辉煌来自多年来积累,来自法学院师生的共同努力

在未来的发展征途中,法学院的全体师生员工,将会更加团结、奋斗,取得更多更大的业绩

法学院的明天会更加灿烂辉煌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