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

国际政治近代国际政治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来,由于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交通和通讯的飞跃进步,打破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密切,国际贸易的范围由欧洲扩大到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到19世纪中叶,已初步形成了统一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全球性的国际政治体系

在这个时期的国际政治体系中,存在着 4类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与封建专制国家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封建专制国家之间的矛盾以及被压迫民族与压迫民族之间的矛盾

其中,资本主义国家与封建专制国家的矛盾则占据主导地位

18世纪以前,资产阶级革命只在个别国家取得胜利

当时资产阶级虽然代表着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但还没有成为国际政治的主导力量,封建君主专制国家对国际事务仍拥有重大影响

1789年爆发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沉重地打击了欧洲的封建体系

欧洲各国封建势力视法国革命如洪水猛兽,它们内外勾结,结成反对资产阶级革命的联盟

19世纪初,在拿破仑战争失败后召开的维也纳会议上,建立了现代意义上的第一个国际政治体系──维也纳体系

当时的欧洲列强俄国、英国、普鲁士、奥地利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在欧洲划分了势力范围,奠定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政治格局

维也纳体系的特点是:封建专制国家在其中占支配地位,形态上是多极均势结构,以恢复欧洲封建秩序、消灭法国大革命的民主原则为目的

1848年,席卷法国、意大利、奥地利、普鲁士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给欧洲封建制度以沉重打击,宣告维也纳体系瓦解

在此有利条件下,资本主义迅速完成了从手工业工场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

并在新旧两种政治力量的较量中战胜了封建势力,确立了它的统治地位

19世纪70年代,自由资本主义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

由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一些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跳跃式地赶上并超过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明显变化,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的矛盾逐步成为国际政治体系中的突出矛盾

资本主义列强为了争夺原料产地、商品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进行了激烈斗争,对殖民地的争夺达到高潮,到19世纪末,世界领土基本上已被瓜分完毕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帝国主义政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大国争夺世界霸权,争夺领土

德国在20世纪初工业生产总值超过美国,仅次于英国

它不仅追求建立欧洲霸权,还向英国的世界霸权地位挑战

英德矛盾在世界范围内上升为主要矛盾

为此,英与法、俄结成三国协约,同德、奥、意三国同盟相对抗

欧洲出现了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国际格局

它们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和重新瓜分世界,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战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