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

民族学民族学建立19世纪中叶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

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世界各地区寻找原料和市场

为了扩大殖民地,统治当地的国家和民族,必须研究殖民地各民族的社会情况

在长期积累资料的基础上,为适应当时的需要,民族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产生,并得到迅速发展的机会

西方主要国家纷纷建立了专门从事民族学研究的组织,如1839年法国的“巴黎民族学学会”,1842年美国的“美国民族学学会”,1843年英国的“民族学学会”,1869年德国的“人类学、民族学和原始社会协会”等

这些机构陆续组织了一些考察队或探险队,到殖民地和边远地区的落后民族中进行调查研究,除了详细记录各族人民的现实社会现象、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等之外,还搜集了各种文物作为研究资料

此后,实地调查或田野工作逐渐成为民族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从搜集和展出民族文物发展到建立民族学博物馆,也成为民族学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

民族学的产生就在19世纪中叶,先后出现了一批专业民族学家,他们在以C.R.达尔文为代表的生物进化论的影响下,提出人类社会与文化的进化思想,从而被称为进化学派

主要代表人物有: 美国的L.H.摩尔根、英国的E.B.泰勒、J.F.麦克伦南和瑞士的J.J.巴霍芬等

他们认为各民族社会和文化发展的程度尽管不同,但都遵循着相同的途径前进,都经历过或将经历大体相同的发展阶段

K.马克思和F.恩格斯读过这派学者的很多著述,对他们的立论题材有不同程度的褒或贬,但对其认为社会向前进化发展这一共同点,都采取了称赞的态度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学的建立理论基础 马克思早在19世纪40年代,为了研究资本主义制度,阐明资本主义必定灭亡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将代之而起, 就着重探讨了前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形态

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研究任何事物时都考虑它的历史起源和它的前提,这样才能了解社会现象全面的发生发展过程1845~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叙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论证了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阐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客观规律

他们还提出决定人类历史关系的三个因素:第一,生产物质生活资料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第二,人类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所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第三,人类自身的生产,即增殖

后来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884)第一版序言中,再次强调了这个理论,并将其归纳为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是两种生产,即生活资料以及生产工具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亦即种的蕃衍的唯物主义原理,并在全书中贯串了这一根本观点

马克思在1859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质下了经典性的定义

..列宁指出,在这篇序言中,马克思对运用到人类社会和人类社会史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了周密的说明

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唯物史观是建立科学的民族学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民族学的研究和著述马克思从创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第一天起,对于民族学的著述,特别对人类原始时代的历史,就予以高度的重视

马克思对受到侵略、压迫和歧视的民族,如诸犹太人、波兰人、爱尔兰人、印度人、中国人等,都寄予无限的同情,并用阶级观点阐明了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实质

马克思在1879~1882年间,发现了许多研究原始时代的有价值的民族学论著,经过他分析摘录的目前已知的有摩尔根

J.B.菲尔、H.J.S.梅因、J.拉伯克、J.W.B.莫尼、R.梭姆、E.霍斯皮塔利尔和科瓦列夫斯基等人的著作

马克思最赞扬摩尔根的论述,认为《古代社会》(1877)一书尤为重要

摩尔根是进化学派的杰出人物

他把物质生产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看作人类社会进化的原因,指出了氏族制度(见原始公社制)在原始社会中的核心作用,它的共产制的性质,并谈到了当时社会的未来改造,从而达到了自发的唯物主义的结论

马克思将《古代社会》一书作了详细摘要,调整了书的结构,补充了必要的材料,加上重要的批语和评注,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摩尔根著作的价值

马克思的《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及马克思若干篇民族学笔记(见荷兰L.克拉德的《卡尔·马克思民族学笔记》)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的光辉论著

恩格斯发现了马克思对摩尔根著作的十分详细的摘录,写信给德国K.考茨基说:“摩尔根在他自己的研究领域内独立地重新发现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并且最后还对现代社会提出了直接的共产主义的要求

他根据野蛮人的、尤其是美洲印第安人的氏族组织,第一次充分地阐明了罗马人和希腊人的氏族,从而为上古史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43页)恩格斯认为有必要写一部专门著作,联系唯物主义的历史研究得出的结论来阐述摩尔根的研究成果及其全部意义,并把这看做是执行马克思的“遗言”,于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就在1884年问世

他根据马克思的摘要和批语,摩尔根提供的事实资料,加上自己对欧洲古代一些民族历史所作的研究和新补充的材料,对原始社会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做了透彻阐述,特别着重在经济方面的论证

恩格斯所详细论证的是原始时代人类社会的产生、发展和崩溃的过程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出现的历史,但他的主要目的却在于指出当代阶级社会必然将被改造成未来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则,依据大量的民族学资料写成的民族学论著,为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留下了宝贵的民族学遗产,树立了研究原始社会的光辉典范

恩格斯还着重提出:随着奴隶制的出现,发生了社会大分裂,分为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而这种分裂继续存在于整个文明时代,古代奴隶制、中世纪的奴隶制和近代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是文明时代的三大时期所特有的三大奴役形式

这些论述为民族学研究指出了方向,对不同时代的不同民族社会进行具体的分析和比较研究应是民族学研究的任务

马克思、恩格斯的学生和战友、法国工运活动家P. 拉法格用大量事实所写的《财产及其起源》(1895),是比较优秀的民族学作品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