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早期到20世纪初叶,民族学作为一门学科始被引进中国,而且译名很不统一
1926年蔡元培发表了《说民族学》一文,介绍这一门学科的内容和意义,倡导在中国开展民族学研究
西方民族学最初介绍到中国的主要是进化学派,翻译出版的有摩尔根、泰勒等人的著作,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随后,传播学派、历史学派、社会学年刊学派等相继传入
传入比较晚的是功能学派,但其影响较大
有些大学开设了民族学课程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民族学研究者们曾分别深入汉族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作实地调查研究,出版了一些专著和报告,迄今还有参考价值
1934年冬,由于全国各地区学者们的努力,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民族学会
抗日战争期间,许多民族学学者集中在西南地区,对当地各民族进行调查研究,并办有刊物,发表不少民族学方面的文章,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影响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