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美结缘谐波传动1975年的夏日,8级台风下的南海波浪汹涌,惊涛拍岸
一艘“向阳红5号”军舰挺进在风浪中,军舰上一群从事军品研制的科技人员正在做着冲击震动的科研试验,其中一位女科技工作者,就是毕业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正承担海上舰船上应用的一种发射机结构设计的李克美
试验中,36岁的李克美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吸引住了:只见军舰后面气象雷达上,几米直径的天线抗击着8级台风!而驱动雷达天线的仅仅是一个小小的部件——谐波传动减速器
“小部件,大能量,简直太神奇了!”身为一名科技工作者,从那时起,李克美定下了此生的研究“对象”
翻阅有限的资料,李克美了解到:谐波传动技术是随着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航天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是一项具有重大突破的新型传动技术,是国际公认的高科技
它具有减速比大、体积小、重量轻、精度高、效率高、承载能力大,可向密封空间传递运动,节能、节材等一系列优点,可广泛应用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中
这更加剧了李克美的好奇心
仿佛有心灵感应,1976年,她调到了北京广播器材厂,接受的任务正好是发射机调频驱动机构和大功率发射机电子管起吊传动装置应用的谐波传动
李克美像着了魔,一头扎进了谐波传动的汪洋大海之中,她潜心钻研国内外有关资料,向能联系上的业内先行者讨教,乐此不疲
当她得知这一专利的发明者是美国的C·W·Muss-er时,兴奋地一连发去了好几封求教信
谁知,发明人拒绝交流谐波传动设计计算方法
事情再明白不过了:这是一项绝密技术,洋人当然守口如瓶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李克美深知科技强国的道理
面对美国的技术封锁,她没有知难而退,却更增添了要把中国的谐波传动研究进行下去的决心
1978年,在北京市科协的领导和支持下,李克美成立了我国第一个谐波传动学组,担任组长,开始会合各方同仁联合攻关
路,硬是让他们走出来了!他们探明了传动机理,建立了我国自主创新的谐波传动设计计算方法,发明了采用我国原始齿形角为20°角的刀具进行变位修正加工的谐波传动齿轮,而美国专利为30°角刀具
1980年,谐波传动学组制造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小的柔轮内径为25毫米的谐波传动减速器,远小于美国35毫米柔轮内径的谐波传动
为此,《人民日报》专门发表了“首都科技人员联合攻关”的报道,该项目荣获电子工业部优秀科技成果奖
1980年3月23日李克美代表北京谐波传动学组出席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受到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这一步总算迈出来了,正是这一步,让李克美踏进了谐波传动的广阔天地
从此,她与谐波传动终身结缘
“克美,我们中国人就是要在谐波传动技术上克一克老美!”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