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历史沿革1950年4月,中国科学院设立图书管理处
1951年2月,正式定名为“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1955年,编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表》
1957年9月,国务院第57次全体会议批准该馆为全国第一中心图书馆委员会成员
1976年10月,试验 QT-11计算机文献检索系统
1977年12月,筹备成立科学情报研究室
1985年11月,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同时保留“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的名称
1986年,成为图书馆学、科技情报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
1987年,开展国际联机检索终端
1993年,成为图书馆学专业博士学位授予点
1993年4月,APTLIN项目(又称“中关村地区书目文献信息共享系统”)实施
1995年,与南京大学联合获得科技情报学专业博士学位授予点
1995年6月,开通internet网络
2000年6月,参与组建“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承担着国家科学图书馆的职能和任务
2001年10月,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试点工程序列
2001年12月,启动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建设项目
2002年6月,新馆正式投入使用
2001年,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试点工程序列、牵头建设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组织全院文献情报系统共同建设数字化网络化的科技信息集成服务体系
2006年3月,确定为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筹)
2014年3月19日,正式确定为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下设中科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成都文献情报中心、武汉文献情报中心
2022年11月,入选2021-2025年度第一批补充认定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2023年1月13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召开科研诚信研究中心成立大会
2023年2月,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被评为“第七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推介项目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