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实验室维修过程1973年5月14日,一枚两级的土星V运载火箭在肯尼迪航天中心点火发射
火箭第三级的位置上是装着天空实验室然而火箭升空后不久一连串的故障发生了起飞后63秒,发现头部整流罩已经抛掉地面控制中心的技术人员从测控设备上发现轨道舱上的微流星防护罩和太阳电池板展开之初出现不正常的遥测信号阿波罗望远镜主体两个电池板也毫无反应
另外,遥测信号表明,微流星防护罩也未展开

1973年5月25日上午,第一批宇航员康拉德、克尔温和韦茨终于乘坐阿波罗飞船由一枚土星IB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经过8个小时的飞行,飞船开始接近天空实验室
第二天,宇航员开始为空间站遮阳
这项工作进行得比较顺利虽然遮阳伞没有完全张开,但也明显起了降温作用
他们小心地打开空间站的门,检查了里面有无毒气体
进站工作了一个多小时,使舱内温度降到了31℃
此后的几天,他们一方面进行了研究与试验工作,另一方面研究太阳电池板的修理问题
6月7日,他们在舱外工作了3个多小时
他们先装了一根长7.7米的直杆,一端连在望远镜支架上康拉德身上绑上一根安全带,爬到太阳电池板附近,把电缆剪钳口对准卡住的碎片,克尔温则使劲拉操纵绳索最后终于将收缩梁的卡塞物问题解决了这个电池板终于伸了出来至此天空实验室的几大故障成功的排除,天空实验室烧毁天空实验室,美国第一个环绕地球的航天站
用“土星5号”运载火箭发射
轨道高度约435公里,运行周期93分钟,倾角50度
由轨道工作舱、过渡舱、多用途对接舱、太阳望远镜和“阿波罗”飞船5部分组成,全长36米,最大直径6.7米,重约80吨
航天员由“阿波罗”飞船接送
自1973年5月到1974年2月先后接纳过3批航天员,每批3人,在站分别工作了28天、59天和84天,进行了270多项研究实验,拍摄了18万张太阳活动的照片、4万多张地面照片,还进行了长期失重人体生理学试验和失重下材料加工的试验
1979年7月11日进入大气层烧毁
天空实验室陨落内幕1979年7月,美国发射运行的第一艘空间实验室坠毁在澳大利亚帕斯附近,它终究还是没有等到航天飞机的出世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