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大学科研成果截至2023年6月,2000年以来,学校连续获得国家科技奖励2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9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5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4项,承担“973”、“86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970项
2013年和2014年,学校连续有2项科研成果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和“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中国材料科学家燕山大学田永君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与吉林大学马琰铭教授和美国芝加哥大学王雁宾教授合作,继2013年合成出极硬纳米孪晶立方氮化硼之后再次取得突破,在高温高压下成功地合成出硬度两倍于天然金刚石的纳米孪晶结构金刚石块材

研究成果发表在2014年6月12日的Nature杂志上
2021年8月,新型非晶材料(AM-III)在燕山大学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实验室成功合成
据专家介绍,AM-III密度与金刚石相当,维氏硬度HV高达113 GPa,可划伤单晶金刚石
11月,燕山大学合成具有极大力学性能各向异性的金刚石,为进一步设计合成高性能纳米孪晶共价材料提供了重要指导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名称及主要完成人奖励等级铁路轨道用高锰钢抗超高应力疲劳和磨损技术及应用 ——张福成2020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第一完成单位) 鲁棒控制系统设计的参数化方法与应用——关新平200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二完成单位)硬度的微观理论及新型亚稳相设计——田永君201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第一完成单位)并联机器人机构拓扑与尺度设计理论——金振林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第三完成单位)网络系统的分布式感知与协同控制基础理论与方法——华长春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第二完成单位)空间碎片与高能粒子探测和防护关键材料及应用——刘日平201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超细贝氏体钢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张福成201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高强韧新型锆合金设计、制备及其在空间活动构件上的应用——刘日平2012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冷轧板形控制核心技术自主研发与工业应用——刘宏民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冷带轧机高精度液压厚度自动控制(液压AGC)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王益群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薄板坯连铸机成套技术与关键设备开发及应用——李宪奎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5000T锻造水压机——聂绍珉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无缝钢管减径产品工艺优化及其质量控制——杜凤山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宝钢高等级汽车板品种、生产及使用技术的研究——白振华200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浮法玻璃生产过程工艺、检控与在线低辐射玻璃工业化生产技术开发——刘世民200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板带轧机板形控制的理论体系、数学模型、仿真软件及其应用——刘宏民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延长大型轧机轴承寿命研究——申光宪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耐磨奥氏体锰钢化学成分和热加工工艺优化——张福成200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非晶合金形成规律及大块非晶合金制备工艺研究——王文魁2000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金属型材三维拉弯工艺及设备——周超200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IGC650HCW精密冷带轧机成套设备研制与关键技术研究——王益群199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微重力条件下 钯系合金的凝固——王文魁199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碱锰电池正极锰环自动装配机——林树忠199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