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学建设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学建设质量工程截至2014年10月,学院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个,湖北省品牌专业1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

 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1个):国家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基地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机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华中科技大学-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特色专业类别专业名称国家级特色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湖北省品牌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表格内容资料来源:2015年4月华中科技大学官网) 国家级教学团队
团队名称负责人获评年份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吴昌林2007年机械学科测控课程群教学团队杨叔子2009年(表格内容资料来源:2015年4月华中科技大学官网) 精品课程
课程级别课程名称国家级机械设计、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机械工程控制基础、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省级机械原理、工程制图、机电传动控制(表格内容资料来源:2015年4月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官网) 创新模式根据2015年4月华中科技大学校史网官网显示,学院开拓出了人才培养新模式,该院原院长邵新宇总结为:要转变思想、开拓创新、利用一切资源为之服务,实现从To “know”向To“do”的转变

此外,学院与美国乌斯特理工学院联合承办了HUST—WPI高级工程实践项目

 自2000年6月起,13名对IT有兴趣的大二学生自发成立了“联创团队”,学院先后提供10万元建学院宿舍局域网、大学生创新基地,让该团队入住(学院提供计算机及集中住宿),为该团队参加各类大赛提供支持

联创团队创始人、机械学院学生杨永智2004年、2005年连续2次获微软年度“最有价值专家”(MVP)称号,并获聘微软亚洲工程院,刘铁锋毕业时同时收到微软亚洲工程院与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加盟邀请函

 自2003年起,学院提供主动实践环境,并与企业联合为学生提供经费、场地支持,连续5年校内举行“航空—飞豹杯机器人大赛”,每年约有800名学生参加,参赛作品均由学生自行设计、制作、装配、调试

2004年起,该赛事的优秀队员选拔参加“CCTV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电视大赛”(学生自主设计参赛),2006年获季军以及优胜奖,是投入产出比最大的高校

2007年,第一次参加“全国机器人足球锦标赛”,获得冠军

 2005年至2007年夏,共有3批78名学生(WPI共28名、机械学院共50名)组成15个项目组,合作完成了分别来自上海Saint Gobain公司、常州Asia Pacific CIS公司、无锡Amphenol TCS公司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等单位的滑锁设计过程改进、精益制造中的价值流映射实现、生产管理系统的改进、精益制造在大批量GBX生产线上的实现、仿真机器人的开发、焊接变位机、下肢辅助康复装置、轮毂抛光机等实际课题

 2006年至2007年春,学院有两批11名学生赴美与WPI的学生组成4个项目组,合作完成了Saint Gobain、New Age Technologies、Amphenol 公司提供的实际课题任务

 由机械创新设计教学基地教师参与指导的本科学生,在2006年第二届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在2007年第三届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获得一等奖2项;在2008年第四届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获得一等奖3项;在2007年,第十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作品竞赛获一等奖1项等等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