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办学质量

中山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办学质量人才培养喜结硕果学院以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为中心,取得了一批阶段性成果:(一)、优化专业设置,深化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

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学院将原有7个本科专业优化为5个,并新增2个专业,删减了陈旧内容,全面修订教学大纲;全院现有15门省校级重点课程,其中10门获优秀评价

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专业被评为全省名牌专业,“程序设计”、“微波技术”被评为中山大学精品课程

(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发展网络多媒体教学和远程教育,我院有36门课程使用了多媒体教学,十余个课件网上运行,5个课件获得省部级以上资助,其中“模拟电子技术”CAI课件获国家教委二等奖

我院还与广东电信科学研究院、广州电信局、华为公司、中兴公司等企业建立了长期的校外实习基地,形成了“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教学改革工作卓有成效

三年学院主持23项校级以上教改课题,获省校级以上教学成果奖29项

发表教学研究论文92篇

有55人、3个集体获校级以上教书育人表彰,郭嵩山、李宏新、苏开乐等人获“南粤教书育人”先进个人表彰

郭嵩山还获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表彰

(四)、建立了本-硕-博完整的信息科技人才培养机制

6年来,我院研究生招生规模连年翻番,共招收研究生2576人,其中全日制硕士生1302人,工程硕士生1094人,博士生180人

他们当中的不少人经过实践磨练已成为科研工作的生力军

在校研究生中,发表论文174篇,其中核心刊物发表65篇,参与科研项目48项,其中国家重点项目5项

(五)、我院同学参加学生科技活动蔚然成风,连获佳绩,1997-2001年我院计算机系组队代表学校参加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亚洲区预赛,连年进入三甲,并勇夺2001年世界总决赛铜奖

1999-2002年,我院在校运会团体总分均在三甲之列,并多次夺得学校篮球、排球比赛的冠军

1999年以来,我院学风建设成绩优良,共获得全国优秀班集体奖1项,中大优良学风班奖17项,先进学生会13项,并有4人被评为全省三好学生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