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成果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成果据2022年7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坚持科学研究面向市场、科技成果转化进入市场,承担了一大批国家、省市、企业的重大科研项目,近三年来,累计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1项,年均实到科研经费8900万元,获授国家发明专利80余件,发表三大索引论文400余篇,SCI论文单篇被引次数居全国食品院校榜首

 奖励等级成果名称主要完成人获奖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二单位)酱油和黄豆酱大宗发酵调味品高性能菌种选育与产业升级关键技术赵谋明(1)、冯云子(3)、崔春(8)等2021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第二单位) 淀粉结构精准设计及其产品创制陈玲(2)、李晓玺(4)2020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五单位)猪重要细菌病防控新产品创制与应用闫鹤(12)2020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高品质天然右旋龙脑制备利用关键技术与产业化苏健裕、徐振波2020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二等奖食品营养活性物质的分子基础与调控机制任娇艳,赵谋明,游丽君等2019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大宗淀粉资源高值化加工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黄强、扶雄、张斌、李超、何小维等2019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功能纸用高品质变性淀粉产业化关键技术创制及推广应用陈玲、李晓玺、李冰、李琳等2019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螺旋糊精包结载体的绿色高效制备及应用罗志刚等2019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二单位) 蒸汽技术在家电产品中的应用及产业化余旭聪、梁晗妮2019中国专利优秀奖一种耐热性提高的偏甘油酯脂肪酶突变体及突变质粒、重组菌株和制备方法王永华、蓝东明2018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二单位)家用微波炉高效节能烹饪技术的研究与应用-2018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第二单位)大豆蛋白肽及大豆7s,11s的创新工艺和智能化高效制备技术开发刘国琴(3)2018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果蔬冷链控制关键技术与装备创制及应用朱志伟、蒲洪彬、成军虎、韩忠2018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蛋白乳浊体系稳定化及高品质乳制品产业化关键技术赵强忠、赵谋明、周非白2018中国专利优秀奖 超声协同养晶的果汁冷冻浓缩方法与设备 曾新安、于淑娟、曾杨 2017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第二单位) 干坚果贮藏与加工保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宁正祥(3) 2017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二等奖 植物蛋白质功能性质的分子基础及修饰调控机理 唐传核、尹寿伟、孙为正、赵谋明、刘付、王显生 2017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二单位) 大宗油脂生物炼制高值化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示范 赵强忠(2)、赵谋明(5) 2017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第三单位)水产加工副产物蛋白资源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尹寿伟(2) 2017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二等奖农产品品质波谱快速无损检测技术与装备研发及应用蒲洪彬(5)、朱志伟(8)、韩忠(10)、曾新安(12)、李汴生(19)、成军虎(20)2016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二单位)中草药活性多糖快速筛选、制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赵谋明(2)、游丽君(8)、林恋竹(10)2016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第二单位)天然植物有效成分高效分离纯化集成系统及应用(PLEESIT系统)蒲洪彬(3)2016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第三单位)酒精酵母固定化多尺度优化与应用-2016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单位)营养代餐食品创制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杨晓泉(2)、尹寿伟(10)2015中国专利优秀奖一种淀粉预处理方法黄强、扶雄、罗发兴、何小维、李琳2015广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果汁果酒与水果提取物绿色加工技术与装备曾新安、韩忠(3)、扶雄(5)、于淑娟(6)、张本山(7)、高文宏(8)、王启军(10)2014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优质果冻产品高效加工关键技术及规模化示范李汴生(3)、阮征(5)2014中国专利优秀奖天然有色糖品的生产方法于淑娟、朱思明2014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发酵与代谢调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赵谋明(1)、崔春(8)2013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三单位)南方谷物方便食品专用配料制备及品质改良关键技术研发杨晓泉(3)2013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五单位)地下和蛀干害虫病原线虫的系统研发和应用-2013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非水介质中生物催化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宗敏华、娄文勇、吴虹、李宁、李晓凤2013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酶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王永华(2)、王方华(4)2013广东省专利优秀奖一种电磁场加速白兰地酒橡木陈酿的方法曾新安2013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