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舞蹈家协会举办培训班举办了大量的“编导教员培训班”、“编导座谈会”、“编导读书班”、 “创作研讨会”、“教学研讨会”,提高编导、教员水平
为出作品、出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舞蹈事业的发展,出作品出人才是关键
而由于“文革”的破坏在粉碎“四人帮”后,全省专业舞蹈编导仅有9人,而且基本上都没有经过专业编导的训练,从数量和质量上都远远不能适应事业发展的要求
而舞蹈教员除省歌舞团有专职教员对演员进行训练外,其它歌舞团都没有专职教员
因此舞协从八十年代初即与省文化厅、省民委合作,举办了“全省编导教员培训班”十多期,平均每年一期直至九十年代中期
此外,又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一些活动,1980年3月,为了准备参加第一届全国舞蹈比赛和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舞协分会筹备组邀请了省歌舞团专业及部份业余编导座谈,总结了过去我省舞蹈创作上的经验教训,听取了创作理论课,制定了创作规划;在全国比赛和汇演取得成绩后,又即时于1981年与文化厅合作举办了全省编导培训班,邀请了五十年代我国首批派往苏联学习编导的叶扬老师来系统地讲授了编导基础理论,并结合我省舞蹈作品进行总结提高;1985年根据我省舞剧创作中双人舞是薄弱环节,双人舞编舞技法较差的情况,省舞协与云南艺术学院舞蹈系合作,举办了全省双人舞培训班,邀请了我国五十年代首批派往苏联学习双人舞编导的张旭老师前来教授;1987年针对编导们文化素养和艺术素养不高的情况,举办了全省编导的读书班,请省内文学、音乐、美术、文艺理论等专家前来授课,观摩了大量国际国内优秀的舞剧、舞蹈录像及相关资料;九十年代,为了进一步提高编导水平,多方吸收借鉴,舞协和文化厅又举办了培训班,邀请了香港当代城市舞蹈团团长、舞蹈家曹诚渊先生来昆讲授了世界现代舞的历史、发展及现状,又教授了现代舞的训练及编舞技法;在大力提高编导素养和学习各种编舞技法的同时,为了迎接1990年及1992年在昆明举办的全国少数民族单、双、三舞蹈比赛及第三届中国艺术节,1989年文化厅委托舞协举办了全省舞蹈创作研讨会,提出了更上一层楼,拿出舞蹈拳头产品的要求
通过以上各种培训及创作研讨会,我省舞蹈编导从数量到质量上都得到较大的充实提高,为后来在中国艺术节上我省编导们创作舞剧《阿诗玛》,舞蹈晚会《跳云南》等精品佳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和作了十分充分的准备
1995年舞协举办了为建立全面、科学、系统的少数民族舞蹈理论体系而努力为主题的会议
会议就少数民族舞蹈史论、剧作、表演、教学等方面进行了研讨,得到了应邀前来指导的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学会名誉会长、著名舞蹈家贾作光及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学会会员宝音巴图的充分肯定和支持
云南省文联、省舞协承办的首届中国舞蹈节暨舞蹈艺术博览于2002年4月28日一5月18日在昆明举办
省舞协从2001年即开始进行策划、项目论证、比赛、展演、采风、博览、论坛接待等组织筹备工作
舞蹈节期间:①推出25个舞蹈节目参加第三届“荷花奖”舞蹈比赛
②组织了舞蹈创作、教学工作坊,马文静、特姆进行了藏、傣、景颇民族舞蹈教学
组织我省州市歌舞团队、艺术院校等20个单位的舞者参加“工作坊”学习
③为“中国舞蹈论坛”、“中国西部舞蹈展示与研讨”两个研讨会,提交论文15篇,刘金吾、聂乾先、杨德均在论坛大会上发言
④组织云南省舞协中老年祝贺团演出
有10支中老年艺术团的189人参加
共20个节目在世博园世纪广场及昆明金碧广场分会场演出
⑤组织了7支国际标准舞队的200多人,组成云南省舞协国标舞祝贺团,在世博园世纪广场表演了摩登舞、拉丁舞
⑥在“金荷花国际友谊杯”外国人跳中国舞比赛中,组织了我省21名外籍师生的5个节目参赛,并组织了国外、省外的外籍人员参赛,完成了有15个国家、73名演员的24个节目两台晚会的目标
⑦通过发“邀请函”,《云南舞蹈信息》发通知等方式,广泛动员我省各级歌舞院团,艺术院校,舞协、群艺馆、文化馆等单位的舞蹈工作者,到昆明观摩学习
使参加舞蹈节的人员大增
⑧省舞协有1位副主席,5位常务理事、2位理事、7位委员直接参加比赛部、展演部、论坛部、采风部、博览部、教学工作坊工作
为首届中国舞蹈节的圆满成功,做出了贡献
2005年11月16日一22日,第二届中国舞蹈节在昆明举行,同时进行第五届“荷花奖”舞蹈比赛
省舞协组织率领12个入围决赛的节目到贵阳花溪进行决赛
获二银三铜;本届舞蹈诗比赛获l金2银1铜的好成绩
舞蹈节举办了“舞蹈进社区”活动,在昆明五华区南屏步行街、盘龙区桃源广场、官渡区官渡广场、西山区碧鸡广场分别举行,全国90支各具特色的歌舞团队,近千名演员进行了16场演出
第二届舞蹈节,举办了“当代舞蹈诗创作暨《云南映象》艺术成就研讨会”、“中国舞蹈文化市场高峰论坛”及“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论坛”,省舞协会员提交了论文,周培武、聂乾先、石裕祖在“论坛”大会上发言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