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定量生物学中心1、研究生培养

北京大学定量生物学中心1、研究生培养在学校单列的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计划的支持下,中心创立寓教于研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吸引和培养优秀研究生,酝酿与出台针对不同阶段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和激励方案以及课程改革,建立招生与培养的新机制

在招生环节提倡学科交叉,鼓励非生物专业、有志于生命科学研究者报名申请,择优选拔

研究生入校后的第一年需要在三个实验室进行实质性的轮转研究,并且严格规定三期轮转的研究课题必须包括理论计算与实验研究两方面的内容

学生与导师进行双向选择,并建立跨学科的研究生指导小组

针对研究生的不同学科背景,中心还专门研究制订了具有定量学科特色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面向全校开放)

先后开设了《理论与系统生物学》、《系统生物学选讲》、《生物学的物理化学基础》、《生物医学应用数学》、《定量生物学实验》、《理论与系统生物学计算》等课程,从而使生物和非生物背景学生都能获得针对性的、规范化课程训练和实践操作

为了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性思维,中心定期开办系统生物学暑期学校和头脑风暴

中心的头脑风暴训练教学具有独特优势

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科学想象力,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己教育自己方式启发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以解决具体科学问题为目标,让学生自己提出要解决的问题,根据提出的问题启发学生充分讨论,并在讨论的基础上共同设计理论与实验的研究方案,最后提出科研项目申请书

在整个过程中指导老师监察课程进展情况,但只是在必要的时候做适当的干预

学生的科研申请将由有兴趣的PI研究组认领,由中心进行资助

2012年与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系统与合成生物学中心联合举办了第一次头脑风暴

历时8个月的论坛交流和前期酝酿后,在北京大学举行了为时4天的展示、辩论和终评环节

通过团队内外大量的互动交流、头脑风暴,高强度、深层次地挖掘、激发和培养了学生自身在科研活动中主动积极性与创造潜力

2013年暑期在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支持下,由欧阳颀教授主持进行了第二次头脑风暴,中心的全体研究生参加,中心的老师做为评委参加

由50名学生(研究生为主,包括部分本科生)组成10支队伍

每组队伍由来自不同实验室的5名同学自发组合,民主选举组长协作分工,集体协商确定项目题目和研究方案

评价环节包括初评和组间打分,背景知识训练,以及终评和颁奖

最终4支队伍获奖,并得到PI课题组认领

2014年将与以色列希伯来大学联合在以色列举办,目前参赛队伍已经搭建了网上论坛并开始了前期讨论

2012-2013 两年期间培养学籍在中心的博士毕业生15名,中心PI实验室培养其它博士毕业生约20名,其中大部分继续从事与生命科学相关的交叉学科研究工作

中心的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在国际上受到关注,欧阳颀教授受邀为ACS Synthetic Biology撰写了”Designing the Scientific Cradle for Quantitative Biologists”的专题文章,介绍了中心的研究生培养理念与做法,为生命科学跨学科研究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模板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