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所历史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所历史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986年至2005年7月办公地点在甘肃省博物馆院内,2005年7月19日搬迁到兰州市城关区和平路165号,占地面计11.785亩,建筑面积7838平方米

与2007年成立的甘肃省简牍保护与研究中心合署办公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成立以来,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严格履行对全省不可移动文物进行调查、发掘、抢救、研究、保护和对市州县文博部门的文保工作帮助指导的职责

曾完成刘家峡水库、兰新铁路、宝中铁路、等建设工程前的文物保护调查和西峰北石窟、武山水帘洞石窟的调查

对秦安大地湾遗址、敦煌马圈湾遗址、天水放马滩遗址、敦煌悬泉置遗址、武威白塔寺遗址、灵台百草坡西周墓群、崇信于家湾先周墓群、敦煌祁家湾墓群、敦煌佛爷庙湾墓群、安西旱湖垴墓葬群和窑址、武山西旱坪墓葬、礼县大堡子山、圆顶山秦公墓及贵族墓地、河西疏勒河流域汉晋墓群、玉门花海毕家滩晋墓群等重大遗址和墓葬的发掘,以及对省内汉长城烽燧的调查工作,其中悬泉置遗址的发掘曾被评为1991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和八五期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此外,还在国家和我省的公路、铁路、水利、机场、西气东输等基建工程项目中,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工作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