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意义宋祥瑞在其连续发表的文稿中,指出延安的民歌研究是针对此前接受西方音乐文化观念所形成的新音乐思潮而发起的,它企图通过对民歌的研究创造一种新兴的、具有民族性和世界性的音乐
这种以创造“新音乐”为目的的民歌研究运动,觉醒于对五四时期所形成起来的新音乐观的回应与反拨,从中国文化的历时性看,可视为新音乐观的一种发展
其意义在于,把原先立于西方音乐原则之上的新音乐观改造为置于本国民间音乐特Irl之中,并把这样一种具有民间音乐性质的音乐当作能代表近现代中国的、既与西方音乐又与传统音乐相区别的一种音乐,因此又被称为民族音乐,或具有民族性的音乐
然而,作者也指出,由于民歌研究的旨趣在创造一种新音乐,以反对另一种新音乐,故民歌研究实为一附庸
1996年,沈洽在文章中评价该会“主要致力于民间音乐的收集和整理,并力图把它与音乐创作实践和‘唤起民众,团结抗日’的社会政治运动结合起来”,并将这一时期的工作,称作20世纪中国民族音乐学学科历史发展四个分期中的“民间音乐研究时期”
1997年,乔建中在其《汉族传统音乐研究四十年》中认为:聚集在延安的一大批新音乐工作者发起的民间歌曲收集、整理工作是具有开创意义的活动
与往昔那种只记录歌词而不管音乐或只收集大城市的流行小调的做法不同,他们是“深入到黄土高原的许多偏僻角落,直接从农民的口耳之间完整地记下了一首首动听的民歌”,“这是近代史上也可以说是有史以来第一次较大规模的全面的(词曲并重)民歌采录活动
它的直接目的是为战争服务(旧民歌填新词),但它的结果却是保存了上千首价值很高的民歌及其他民间音乐,为建国后的更全面的收集、整理工作闯开一条新路
” 2000年,伍国栋在其《20世纪中国民族音乐理论研究学术思想的转型》中引用了冼星海当年在《民歌与中国新兴音乐》一文中的论点:“我们音乐工作者研究民歌,不是为研究而研究,真目的还是创作”作为当年“民间音乐研究旨在发展新音乐创作的学术思想定位”的“最直白的解释”
因此将这一时期的学术思想定位为“创作型民间音乐理论研究思想”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