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把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基础设施建设要优化结构,调整布局,提高工程质量,拓宽投资渠道,注重投资效益,把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第一节 加强水利建设水利建设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坚持兴利除害结合,防洪抗旱并举,在加强防洪减灾的同时,把解决水资源不足和水污染问题放到更突出的位置

科学制定并积极实施全国水利建设总体规划和大江大河流域规划

重点加强大江大河大湖防洪工程体系建设和综合治理,对淤积严重的河湖进行整治和疏浚

加强以长江、黄河为重点的堤防建设

继续建设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等水利枢纽,兴建黄河沙坡头、嫩江尼尔基、淮河临淮岗、岷江紫坪铺、澧水皂市、右江百色、塔里木河及黑河整治等水利工程

加强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强化城市防洪,抓紧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

搞好水利设施配套建设和经营管理

加紧南水北调工程的前期工作,“十五”期间尽早开工建设

适时建设其他跨流域调水工程,采取多种方式缓解北方地区缺水矛盾

第二节 健全综合交通体系交通建设要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扩大网络,优化结构,完善系统,推进改革,建立健全畅通、安全、便捷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

加快以“五纵七横”为重点的公路国道主干网建设,全面贯通“三纵两横”

起步建设西部公路的八条新通道,完善路网结构,提高路网通达深度

2005年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60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公路2.5万公里

建设改造“八纵八横”铁路主通道,扩大西部铁路网,加快铁路既有线技术改造,提高列车运行速度

建设青藏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和西北、西南进出境铁路

2005年铁路营业里程达到7.5万公里

发展大城市轨道交通

加强沿海主枢纽港口大型集装箱运输系统、专业化散货运输系统及主要港口出海航道建设,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

2005年沿海港口深水泊位达到800个

加强长江、珠江及京杭运河等水运主通道建设,积极发展内河航运

突出支线机场建设并向西部地区倾斜,完善枢纽机场和干线机场,提高空管技术装备水平

加强油气管道建设,初步形成管道运输网

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发展和完善城市间旅客快速运输、大城市旅客运输、集装箱运输、大宗物资运输和特种货物运输五大系统

以信息化、网络化为基础,加快智能型交通的发展

继续加强邮政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以政企分开为核心的交通运输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改革,铁路实行“网运分离”,民航机场和港口下放地方管理,航空运输企业实行重组,形成大集团

第三节 优化能源结构能源建设要发挥资源优势,优化能源结构,提高利用效率,加强环境保护

以煤炭为基础能源,提高优质煤比重

推进大型煤矿改造,建设高产高效矿井,开发煤层气资源

加大洁净煤技术研究开发力度,通过示范广泛推广使用

实行油气并举,加快天然气勘探、开发和利用,统筹生产基地、输送管线和用气工程建设,引进国外天然气,提高天然气消费比重

开发燃料酒精等石油替代产品,采取措施节约石油消耗

加强石油资源勘探,合理开发石油资源,努力发展海洋石油

积极利用国外资源,建立海外石油、天然气供应基地,实行石油进口多元化

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维护国家能源安全

加强城乡电网建设和改造,建设西电东送的北、中、南三条大通道,推进全国联网

进一步调整电源结构,充分利用现有发电能力,积极发展水电、坑口大机组火电,压缩小火电,适度发展核电,鼓励热电联产和综合利用发电

开工建设龙滩、小湾、水布垭、构皮滩、三板溪、公伯峡、瀑布沟等大型水电站,抓紧长江上游溪洛渡或向家坝水电站开发的前期论证工作

在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贵州、云南建设大型坑口电站

深化电力体制改革,逐步实行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健全合理的电价形成机制

积极发展风能、太阳能、地热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推广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技术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