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下午,文学与新闻学院主办“传承红色基因 坚持立德树人 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暨课程思政建设座谈会。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文学与新闻学院负责人,新闻传播学科骨干教师参与座谈。
会议讨论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做法和经验。大家认为,践行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体人才培养理念,实施课程思政,是高校深化“三全育人”改革,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共识。关键在于全要素推动,校院、专业、党支部、教师等各方主体协同发力,营造“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工作格局。授课教师应充分挖掘相关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
吴钊、刘晓丽等谈了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的路径,他们认为,要注意教学的巧思性与课程设计的有效性,使课程教学不但要讲清楚专业内核,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也要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爱国情怀。
王洁群教授说,在他的《新闻评论》课堂上有一个“规定动作”,就是现场与学生一起品读人民网等主流媒体网站上最新发布的新闻评论文章,辨析这些文章的政治性、新闻性。他特别强调了一点,新闻工作者要有正确、坚定的身份意识。
汤林峄老师负责讲授核心课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他认为,教好这门课程首要遴选到好的教材,其次回归马列原著,从理论原点找到教学线索。在教学方式上,要有意识地引领学生关注当下最鲜活的新闻案例,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来解释新闻案例中各利益相关主体的表现。
田华老师讲授的《新闻学概论》入选教育部“精彩一课”,她认为,面向新闻专业学生的课程,要在找新闻、写新闻、评新闻、改新闻、论新闻中完成知识的传授、理论的建构、价值的塑造与情感的培养。
“每一位老师都应该是历史老师。”华进老师在教学中始终秉持的观点是每个老师不仅是教给学生关于这门课程的“知识”,还要教给学生“知识的历史”,可以带领学生从历史的维度寻迹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大家认为,在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学的过程中,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坚定不移地用党性引领新闻传播专业理论的传授,传承红色基因,坚持立德树人,建设好关键课程,示范带动新闻学思政课程建设,勇于承担起新时代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使命。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