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大学第十五届全国“毛泽东论坛”在我校召开

12月17日,第十五届全国“毛泽东论坛”在我校召开。来自中共中央党校、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光明日报》《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毛泽东研究》《毛泽东思想研究》等媒体的200余名专家学者以线上方式参加了此次会议,围绕“毛泽东与中国式现代化”展开了深入研讨。

我校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主任李佑新教授主持开幕式,湖南省韶山管理局副局长邓文一、我校副校长刘建平教授、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会副会长薛广洲教授分别致辞。

山东省政协副主席、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会会长唐洲雁教授指出,毛泽东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奠基人。毛泽东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奠定根本前提;毛泽东领导人民创建新中国,确立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为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政治基础;毛泽东领导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探索中国式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制度基础;毛泽东提出了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及其战略构想,为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明确了发展步骤;毛泽东领导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物质基础。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对外合作交流局局长杨明伟研究员认为,党的二十大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进行系统性战略安排,提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系列“新思路、新举措”。这些强国富民的思路、举措,有着自身的历史逻辑,都能从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那里找到开创性的线索。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点和最本质的特征在于,它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它的前进方向是社会主义,而这一根本点恰恰是毛泽东开启的政治智慧。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王立胜教授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致的,其演进历史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从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前奏,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破题;从1949年到1978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开局与奠基;从1978年到2012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突破与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与拓展;党的二十大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本质特征、战略部署、基本要求、重大原则等内容,标志着我们党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趋于成熟。

中央档案馆原馆长杨冬权、中共中央党校薛广洲教授、中山大学徐俊忠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金民卿研究员、清华大学肖贵清教授、北京大学程美东教授、华南师范大学陈金龙教授和蒋建农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曹泳鑫研究员、复旦大学杨德山教授、武汉大学李楠教授、东北师范大学段妍教授、中共中央党校胡为雄教授等16位学者先后围绕会议主题作了大会发言。16位专家学者在平行分论坛上作了发言。

闭幕式由湖南省韶山管理局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馆长阳国利主持,我校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黄显中教授作了会议总结。光明日报理论部高级编辑曹建文、《毛泽东研究》副主编杨畅、《毛泽东思想研究》副主编张叶婷、湖南省韶山管理局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副馆长龙剑宇、我校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陈龙分别主持各阶段的发言。

论坛由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会、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湖南省韶山管理局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中国深圳·民族精神与中国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举办。

截至2022年,全国“毛泽东论坛”已连续举办十五届,论坛已经成为国内外毛泽东思想研究和交流的重要学术共同体和平台。作为主席家乡的大学,我校始终坚持以毛泽东思想研究为特色研究领域,大力推进毛泽东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我校组织举办和打造的全国“毛泽东论坛”、毛泽东著作及版本研讨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高峰论坛等全国性品牌学术会议,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广泛的影响。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